科学文化建设
科学文化建设就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要求,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迫切要求文化事业有一个大的提高和发展。正如邓小平指出: “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8页)
科学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通过合理和进步的教育制度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的健康的文学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一基本任务决定了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主要内容。一是繁荣文学艺术事业。就是要多出优秀作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创作出一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二是发展新闻出版事业。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地舆论导向; 三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鉴于科学文化建设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搞好科学文化建设。
(1) 要不断增加文化建设的投资。1980年初,邓小平在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过去工作中一个很大的缺点 “就是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教科文卫的费用太少,不成比例。……总之,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这里邓小平强调了要从国家的实际出发,加重科学文化事业的投资比重。
(2) 要改革文化事业的管理体制。1977年8月,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说: “我觉得科学、教育目前的状况不行,需要有一个机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安排,统一指导协作。”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52页)应该通过改革文化事业的管理体制,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以适应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多形式和多渠道的复杂局面,有效地处理好统一与分散,中央与地方,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的关系。
(3) 要扎扎实实地解决实际问题。邓小平认为,抓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从具体事情抓起。” 1978年3月,他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中指出: “现在 ,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事情,就是要鼓实劲,要切实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9—100页)科学文化建设一定要着眼于办实事,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抓起,抓落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我们的文化事业才能健康发展、日益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