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真诠
本草著作。 2卷6集。明杨崇魁(调鼎)撰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 上卷第一集讨论运气,第二集分别经络,第三集仿王纶《本草集要·药性分类》,列12门,归类1050味药物,各简述功效。 下卷第一集首列诸品药性阴阳论,继将药物分温、热、平、凉、寒5类;第二集为食治门,分米谷、菜蔬、果品、走兽、飞禽、虫鱼6类。 第三集相当于总论,杂取前人本草序例中若干内容。书中详载药物归经,常以运气、阴阳、经络等理论阐释药性。各药一般简述其性味阴阳、功效主治、炮制用法,继而阐释药理。其大部资料取自《证类本草》、《本草集要》、《本草蒙筌》等书,于药物编排上煞费苦心,然内容既无新意,临证亦不便检寻。 今存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怡庆堂余苍泉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