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木兰秋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木兰秋狝 清代皇帝出京射猎大典。 古帝王秋天出猎谓“秋狝”。木兰,满语为“哨鹿”之意,指吹木哨以诱鹿群。康熙二十年(1681),清皇帝率满、蒙大臣及八旗禁卫军出京北巡,在原蒙古喀喇沁等部牧地拟设围场,继以木栅、柳条边设围,为皇家狩猎场(今河北围场县)。并设总管统辖,沿边设卡伦(哨所),禁止民人入内。 围场北即蒙古高原,中多丘陵,有伊逊河流过,水草茂盛,林木参天,野兽孳生。康熙、乾隆、嘉庆三朝,皇帝每年秋天来此围猎,称木兰秋狝,并训练士卒。 蒙古诸部、新疆维吾尔族等首领轮班随围陪猎,称行班。行围结束时举行盛宴,并有摔跤、赛马等活动。乾隆时出猎规模最大,且常于木兰围场处理蒙藏事宜。 道光元年(1821)停止出猎以后,围场管理渐疏,树木被伐,百姓流入其内耕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