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普蓝獐牙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普蓝獐牙菜 【名称出处】:《藏药志》 【概况】: 异名 滴达(西藏普兰县药材名),蒂达(《中国民族药志》) 基源 为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普蓝獐牙菜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普蓝獐牙菜Swertia ciliata(D.Don ex G.Don)B.L.Burtt(Ophelia ciliata D.Don ex G.Don;Swertia purpurascens Wall.)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48cm。茎直立,常带紫色,四棱形,从下部起分枝,枝斜升。 叶片披针形,长0.8~4.5cm,宽0.3~2cm,先端急尖,边缘外卷,叶质薄,具明显的3~5脉。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多花,开展;花梗丝状,长达2.5cm;花5数,直径1~1.2cm;花萼绿色,裂片略不等大,花时反折,长5~6mm,宽1.5~2mm,边缘及背面中脉深紫色,明显突起;花冠污紫色,基部具环状的深色晕,裂片卵状披针形,长6~7mm,基部具1个半圆形、裸露腺窝,腺窝之上具2个深色斑点;花丝深紫色,下部扩大并联合成短筒包围子房,花药蓝紫色,椭圆形;子房具短柄,花柱细瘦,柱头头状。 蒴果卵形,长7~10mm。种子淡黄色,近球形,直径约0.3mm,表面有突或近平滑。 花果期7~9月。(图见《藏药志》.105页.图40)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3600~3700m山坡,水沟边。分布于中国西藏西南部。 阿富汗、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尼泊尔、锡金也有分布。。【药性】: 性味 苦,寒。 功效 清肝利胆,退黄疸。 主治 黄疸型肝炎,病毒性肝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中国民族药志》:“治肝胆疾病,肝病引起的发热,肝区疼痛,胃痉挛:蒂达18g,红花27g,绿绒蒿24g,渣驯15g,藏木香12g,巴夏嘎9g,波棱瓜子6g。共研细末,再加入牛黄粉3g,混匀,1次5~10g,1日3次。” 混匀,1次1~1.5g。 早饭前和晚上睡觉各服1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