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秋毫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形容洞察一切。 明:眼力好;对事物现象看得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清·沈复《闲情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 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蛙眼对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不动的物体却‘视而不见’。” ❷ 作定语。张贤亮《河的子孙》四章:“贺立德,作为一个全县十万人口的主宰,能向他魏天贵一语道出韩玉梅的名字,说明贺书记还是明察秋毫、事无巨细皆存于心的父母官。” [同义] 洞若观火 [反义] 雾里看花 目迷五色 [辨误] 明,不作“明白”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