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方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方诸 又称“阴燧”、“阴符”。 古代于月下承露之铜盘,所取之水用作祭祀。《说文·金部》,“鉴,大盆也。一曰鉴诸,可以取明水于月。 ”《周礼·秋官·司烜氏》:“以鉴取明水于月。”郑玄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淮南子·天文训》:“方诸见月,则律而为水。”高诱注:“方诸,阴燧,大蛤也。熟摩令热,月盛时以向月下,则水生,以铜盘受之,下水数滴。 ”《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魏名臣奏》:“阴符一名阴燧,取水于月。”卞和春秋时楚国人。卞和从山中得玉璞(蕴藏有玉的石头),献给楚厉王。厉王使玉工视之,说:“石也。”王以和有诈,砍掉了他的左足。及楚武王立,和又献之。 玉工又说:“石也。”武王又砍掉了他的右脚。楚文王立,卞和抱著那块玉璞在荆山下哭泣。文王听说,就请玉工对玉璞加以整理,发现乃是一块稀世宝玉。 乃命人做成玉璧,称之为“和氏之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