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履行拒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履行拒绝 履行拒绝亦称“给付拒绝”。债的不履行的一种形态。债务人能够履行债务而故意表示不履行。一种观点认为,履行拒绝不应是债的不履行的独立形态,理由是在债务清偿期到来之前,债务人没有履行义务,债权人也无权要求其履行。因此在债务清偿期到来之前,不会发生债的不履行的问题。在债的清偿期到来之后,债务人拒绝履行的,则构成债的履行迟延,债权人完全可以依履行迟延为由追究债务人的违约责任。事实上,债的履行拒绝与履行迟延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履行迟延的情况下,债务人依然有履行债务的行为,只是其履行违反了法律或者合同对履行期限的要求。履行拒绝则是债务人明确表示拒绝履行债务,不会再有履行行为。履行拒绝的构成是债务人明知自己负有履行义务,客观上也具备履行该义务的可能,仍然表示不履行,其性质是违法的。对在履行期限到来之前债务人已经明确表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还要等到履行期限到来之后才能以对方履行迟延为由去主张权利,不仅使债权人享有的债权的价值被减损或者消灭,也是对漠视债的法律效力、蔑视法律权威行为的纵容,故履行拒绝应当是债的不履行的一种独立形态。构成履行拒绝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有合法债务的存在。债务不成立或者有否认债务存在的正当理由时拒绝履行的,不构成履行拒绝。(2) 有债务人拒绝履行的意思表示。可以是明示,如债务人发给债权人的不履行债务的通知;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如履行期限到了债务人仍无履行义务的行为,将应交付的标的物作其他处分而使自己履行不能等,都为履行拒绝的表示。(3) 债务人主观上有过错。履行拒绝可以是故意而为,也可以是因重大过失而致。如债务人确为不知债务的存在而拒绝债权人的履行要求。但在此种情形下,债务人往往在得知债权的存在时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债务人在得知债权等存在后,依然不履行债务的,过失的履行拒绝转化为故意的履行拒绝。(4) 拒绝履行的行为违法。债务人拒绝履行的行为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如果债务人因行使不安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或者以履行期限未到、条件未成就等理由拒绝履行的,都是正当权利的行使,不属履行拒绝。《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4条明确将拒绝履行规定为债的当事人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定事由。履行拒绝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 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对未定有履行期限的债务,债权人可以不经催告直接解除合同;对定有履行期限的债务,债权人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解除合同,并有权要求债务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2) 债权人有权要求强制履行。当事人拒绝履行的是非金钱债务的,在履行期限届至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强制履行,并要求赔偿因为债务人拒绝履行所造成的损失。(3) 债务人丧失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的债务人不得以同时履行抗辩免除自己的责任,即使债权人有先给付的义务,也可以因债务人的履行拒绝而行使不安抗辩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 ☚ 代偿请求权 给付拒绝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