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儒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儒家 ❶ 相对于孔、孟等先秦“原儒”而言的宋明理学家。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称之为新儒家,以区别于子学时代的“原儒”,又指示其渊源关系。 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代。 20年代的熊十力、梁潄溟、张君劢、马一浮等为第一代,开新儒家之端绪,有梁潄溟的“新孔学”的文化哲学问世。第二代为三十年代陆续建立了成熟的理论体系的几位代表,如熊十力(新唯识论)、冯友兰(新理学)、贺麟(新心学)。1949年后,新儒家的发展移到香港、台湾、美国等地,以钱穆、张君劢、牟宗之、唐君毅等创办的香港新亚研究所(院)为基地,吸引徐复观、方东美、余英时、成中英等学者,并培养了刘述先、杜维明、蔡仁厚、傅伟勋等新人,形成了一支有影响的队伍,是为第三代,亦称“当代新儒家”。经历50、60年代的低谷后,70年代东亚工业文明的振兴,为新儒家思潮的崛起提供了一个走向世界的机缘。1978年以后,随著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新儒家回归本土,引起思想界重视,在80年代中国的文化讨论中俨成“显学”。 现大陆研究新儒家学说的主要人物当推南开大学方克立教授。研究新儒家,不仅是为了全面了解五四以来中国思想文化论争的历史和现状,更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探索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