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酒彘肩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相争时,项羽在鸿门宴上想杀刘邦。 刘邦的护卫樊哙(kuài)闯进宴会,“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zì)尽裂。项王按剑而跽(jì)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斗和卮都是古时酒器。彘肩是猪的前腿。 后即以“斗酒彘肩”比喻大碗饮酒大块吃肉的豪壮气概。 宋·刘过《沁园春·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词:“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