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抽象的同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抽象的同一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使用这一哲学用语有其特有含意,它出自黑格尔《逻辑学》“本质论”的第一部分“本质作为实存的根据”。 指知性抽象所坚持的本质自身联系中无差别的同一,与“具体的同一”相对。黑格尔认为,本质尚未进入实存处于纯反思阶段时,其纯反思的最基本的规定是“同一”。 当本质还只映现在自身内,其中双方的相互反思是自身反思,即本质与非本质双方处于相互等同对待的自身联系时,这就是本质的自身同一。 这种同一如果脱离了差别就是抽象的同一,或称之为形式的同一、知性的同一。所以抽象的同一就是不包含差别的本质自身同一。在黑格尔看来,抽象的同一是由知性的两种抽象作用所致:一是通过片面的分析作用丢掉了事物的多样性而只抓其一;一是抹煞了多样性之间的差异,把它们简单地混合为一种。这种抽象的同一就是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甲是甲。这种同一是抽象的、片面的,因而并不真实。 所以黑格尔认为,“这种命题并非真正的思维规律,而只是抽象理智的规律”。这种抽象的同一违反了人们的普遍经验,“如果思维活动只不过是一种抽象的同一,那么我们就不能不宣称思维是一种最无益最无聊的工作”。黑格尔认为,本质的自身同一不应看作是抽象的同一,而是要理解为具体的同一,即包含差别在内的同一,并把这作为区别“坏哲学”与“作为哲学的哲学”的关键。黑格尔的用意在于说明抽象的同一或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只是一种片面的抽象,对于完整地把握真理并无意义。 就此而言,黑格尔对同一律的批评有其合理的因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