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 抵御
抵抗dǐkàng 抵御dǐyù 动词。 表示用力量针锋相对地制止某种进犯势力的进攻。 “抵抗”著重于对抗或抗击某种势力的进攻。 例如:“芦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共产党即向全国发出宣言,号召各党各派各阶层一致抵抗日寇的侵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洞庭湖人民靠集体的力量修好的沿湖大堤,抵抗了洪水的冲击”;“可惜才打倒一个狗腿子,他便受了重伤,其余几个同志也拚命抵抗,有的被打伤,有的被打死”(《散文特写选》,1949——1979,第二卷)。 “抵御”强调挡住某种势力的侵犯而卫护自己方面;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 例如:“为了抵御寒气,也为著消磨长夜,他重新舞剑”(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抵御强寇的进攻,……全国人民和国民党当局必须深切地认识东北平津丧失的教训”(《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