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控诉证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控诉证据证据分类之一。根据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不同的证明作用,可以分为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以及应当从重加重处罚的证据,是控诉证据。又称为攻击证据。在一般情况下,控诉一方提出的证据,大多属于控诉证据。但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负有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的责任,因而,控诉方提出的证据也可能是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轻或从轻处罚的辩护证据。运用控诉证据时,应当认识到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的划分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表现在:(1)证据属于控诉证据或辩护证据是相对而言的;(2)二者互相包含,亦此亦彼。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证据材料中既含有辩护因素又含有控诉因素,是复合证据,因此不能简单的划分为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而应辨证认识;(3)某一证据在诉讼中的证明作用,可能随情况的变化和认识的深化发生改变。在特定的诉讼中,对证据的控诉属性或辩护属性的确定,可能受某些客观条件或办案人员的主观认识的影响,当情况变化或办案人员的认识变化时,证据在诉讼中的证明作用亦可随之改变。将证据分为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的意义是:(1)便于控辩双方把握证据的性质和不同特点,运用证据完成其控诉犯罪的举证责任或有效地行使辩护权;(2)便于公安司法人员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正确处理案件。 控诉证据证据分类的一种。辩护证据的对称。按照证据在控诉和辩护职能上所起的不同证明作用,可以划分为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控诉证据是指用来支持对刑事被告人进行控诉的证据。凡是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已发生、被告人有罪、罪重或者应当加重、从重处罚的证据,都是控诉证据。控诉证据是作出有罪判决的根据,也称为有罪证据或攻击证据。在一般情况下,控诉一方提出的证据,大多属于控诉证据;辩护一方提出的证据,大多属于辩护证据,但也不能绝对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2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大陆法系国家和前苏联的刑事诉讼法,都要求侦查、检察人员注意收集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英美证据法中,被告人的有罪供认,可以直接被检察官用于指控犯罪,并作为有罪判决的根据。从诉讼理论上把证据划分为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有利于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全面、客观地收集和审查判断证据,防止主观、片面和偏听偏信。 控诉证据又称“攻击证据”或“有罪证据”。控诉方用来证明犯罪事实存在,被告人有罪和罪重的证据。 控诉证据 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相对。刑事诉讼中指证明刑事被告人有罪、罪重的证据。一般由检察机关、自诉人提出。 ☚ 控告权 控告式诉讼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