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毛泽东揭示的抗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 1938年5月,毛泽东针对“亡国论”、“速胜论”的错误论调。在《论持久战》的演讲中毛泽东指出,全部问题的根据在于,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战。具体地说,中日双方存在著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1)敌强我弱。日本是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 (2)敌退步我进步。日本发动的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3)敌小我大。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中国是大国,能够坚持长期的战争。 (4)敌寡助我多助。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反对,是失道寡助;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多助。第一点规定了敌人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的猖獗,中国的抗战将要经历持久的、艰难的过程,不可能速胜。第二、三、四点,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毛泽东的分析澄清了人民思想的混乱状态,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方向,坚定了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