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康德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康德主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西欧各国,特别是在德国广泛流行的一个提倡复兴康德哲学的流派。最早的代表是朗格和李普曼,后来形成了两个主要学派,一个是H·柯亨和P·那托尔普创建的马堡学派;另一个是以W·文德尔班和H·李凯尔特为首的弗赖堡学派。它们从右的方面批判接受康德哲学,否定康德关于“物自体”概念的唯物主义因素,发展康德哲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同时还利用和发挥了康德的自律伦理学,提出了所谓伦理社会主义的理论。弗赖堡学派还把伦理学和美学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着重从价值论上解释康德学说,强调哲学的首要问题不是实在问题,而是应有问题即价值问题。新康德主义认为,在社会中起基本作用的是道德和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原则。它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注意经济关系,忽视社会的伦理价值。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它主张建立一种以康德的伦理学说为基础的“伦理社会主义”,认为这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理想社会中,康德的“绝对命令”成了人们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人是目的”成为普遍的价值共识。认为实现这种理想社会不能靠革命和阶级斗争,只能运用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办法,引导人们不断完善自己。新康德主义于20年代以后曾一度失去影响,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却出现了逐渐复活的趋势。 新康德主义 新康德主义xinkangdezhuyi,Neo-kantiansim19世纪初产生并流行于西欧各国的一个复兴康德哲学的流派。主要代表有:自然科学家H·L·F·Von赫尔姆霍茨,哲学家K·费舍、O·李普曼、F·A·朗格等。他们提出“回到康德去”的口号,把康德的先天知识形式归结为先天的生理结构,抛弃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使康德哲学彻底的唯心主义化。19世纪70年代以后,新康德主义在德国哲学界占了统治地位。他们中又分为许多学派,其中以马堡学派和弗莱堡学派影响最大。马堡学派的主要代表有H·柯亨、P·那托尔普、E·卡西勒等。他们的观点主要是以逻辑结构来解释世界,认为逻辑范畴是纯粹思维创造的,它适应着理论体系的改变而改变着自己的意义。弗莱堡学派的主要代表有W·文德尔班、H·李凯尔特等。他们主要研究康德的美学、伦理学,认为哲学首要的问题是价值问题,他们把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科学对立起来,认为自然科学是关于事实的科学,它以一般化的方法探求普遍规律;社会历史科学是关于价值的科学,它是以个别化的方法描述特殊的事件,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 狄尔泰 新实在论 ☛ 新康德主义倡导复活康德哲学并按照彻底唯心主义加以改造的一股哲学思潮。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学说和派别之一。产生并流行于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初的德国、俄国等地。创始人是朗格和李普曼,后发展为若干支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有马堡学派和弗赖堡学派,提出“回到康德”的口号,但认为康德的自在之物只是一个“极限概念”,表明认识的界限,而非实在的东西。科学并不研究真实世界,它只研究“思维的创造”,数学和逻辑上的联系和关系,都是纯粹思维创造的,否认存在客观规律性。攻击马克思主义,宣称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不应当是辩证唯物论,而是康德的以绝对命令为基础的伦理学。主张用伦理社会主义来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新康德主义 新康德主义以复活康德哲学为宗旨的一个哲学流派。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德国并在西欧具有重大影响。 ☚ 直觉 朗格 ☛ 新康德主义Neo-Kantianism 新康德主义Neo-Kantianism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