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抗敌演剧队第二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抗敌演剧队第二队 简称“演剧二队”或“抗演二队”,从事抗日救亡与民主宣传工作的革命戏剧团体。 1938年8月由原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三、四两队部分人员组成于武汉,直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队长吕复,副队长赵明。 队员先后有舒强、沙蒙、水华、许之乔、许秉铎、洪遒、于因、王家乙、严恭、田青、钱风、石联星、刁光覃、高重实、查强麟(夏淳)、朱琳、欧阳儒秋、梁国璋(梁菁)、徐光珍以及冯祖、蒋军(江俊)、陈光复(方行)、汤仲和(汤扬)、赵元、田野、张普人、陈默、顾鍪、郑桦、黄温如等。初随三厅行动,曾参加“长沙大火”救灾工作。同年底赴江西南昌,在赣北前线工作。1939年8月调湖南九战区。 1941年春改名为“军委会政治部抗敌演剧宣传队第九队”(简称“剧宣九队”)。1944年春参加西南剧展,随后转入广西四战区。所演剧目,除“好一记鞭子”外,主要有《一年间》、《愁城记》、《水乡吟》、《人命贩子》、《最后一颗手榴弹》、《保卫大湖南》、《日出》、《雷雨》、《黄白丹青》、《大雷雨》、《蜕变》、《海国英雄》等共六十余个。 创作、演出的剧目有《壮丁》、《烟苇港》、《挖公路》、《水车转了》、《闹元宵》、《胜利进行曲》等二十余个。抗战胜利后赴四川重庆,于1946年春改名为“军委会政治部演剧队第九队”。同年6月,由万县东下,在汉口、南京公演。 复以无锡为基地,配合民主运动,巡回演出于苏州、上海、嘉兴、杭州等城市,所演新剧目主要有《小人物狂想曲》、《春寒》、《劫后余生》、《金玉满堂》、《孔雀胆》、《丽人行》等。1948年下半年调上海;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改名“华东文工二团”,1950年8月在其基础上建立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参见“抗敌演剧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