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扫清灭洋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扫清灭洋军 1901年6月直隶深州(今河北深县)、安平(今属河北)一带“民不堪命”,以田燮经为首组织联庄会,聚众抗纳“摊派捐款”,号召“扫清灭洋”。参加这一斗争的有附近七百多个村庄,二十多万群众。8月,直隶雄县(今属河北)、霸州(今河北霸县)义和团众三千余人由农村教师祁子刚等率领,转战于雄县、新城(今属河北一带),举“反清灭洋”旗帜,抗击清军进剿,坚持战斗。1902年3月,直隶广宗(今属河北)人民在景廷宾率领下抗缴“教案赔款”,清政府以武力镇压。景廷宾联合义和团余部赵三多等于4月23日在巨鹿县(今属河北)正式宣告起义,举“扫清灭洋”旗帜,进攻威县(今属河北)县城,杀官军、毁教堂,并处决了罪大恶极的法国教士罗泽溥;还一度攻破广宗县城,包围攻打冀州(今河北冀县)、南宫(今属河北)等县,声势遍及二十四州、县,参加民众发展到十六万人。河南、山东的义和团纷纷再起响应。清政府急令袁世凯派重兵镇压,并勾结德、法、日三国侵略军六千余人联合围攻。7月,景廷宾起义军在中外反动派绞杀下失败。同年,四川义和团在“灭清、兴汉、剿洋”的旗帜下坚持战斗,势力遍及数十州、县,影响及于贵州。“扫清(反清、灭清)灭洋(剿洋)”口号的提出,说明中国人民经过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沉痛教训,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政府的认识深入了一步,朴素地开始把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