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感受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用感觉阈限的大小度量。人类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人感受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同绝对感觉阈限呈反比例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F=1/R。公式中,F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越低,感觉越敏锐,即绝对感受性越高;绝对感觉阈限越高,感觉越迟钝,即绝对感受性越低。感受性的大小随主客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感觉的绝对阈限可能不同。 例如,人的活动的性质、刺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个体的注意和态度、年龄等,都将使阈限值受到影响。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受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J.N.D)。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差别阈限越少,即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大。1943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从研究中发现,要引起一个差别感觉,刺激的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之比是个常数。这条规律适用于各种感觉,其表达式为:△I/I=K。 其中I为原有刺激量;△I为刚刚能觉察出变化的刺激的增加量;K为常数。不同的感觉,其K值是不同的,视觉或听觉的K值较小,而味觉和嗅觉的K值较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