惴惴不安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形容恐惧、忧虑,心神不安。惴惴:忧惧的样子。 [出处] 《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诗经·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清·汤斌《在内黄寄上孙徵君先生书》:“窥管之见,不敢不竭,但学识疏浅,错谬恐多,为惴惴不安耳。”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唐弢《琐忆》:“自己作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去承担责任呢?我觉得十分内疚,很想当面致个歉意,但又害怕鲁迅先生会责备我,颇有点惴惴不安。” ❷ 作状语。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一部八章:“堂·吉诃德举剑直取这机警的比斯盖人,一心要把他劈成两半;比斯盖人也举著剑,把坐垫挡著身子近候;旁人不知道这两把恶狠狠的剑下会生出什么事来,惴惴不安地等待著。” [附条] “惴惴”。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同义] 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 忐忑不安 [反义] 若无其事 泰然自若 [辨误] 惴,不读chuǎ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