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天悯人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哀叹时世的艰辛,怜悯人民的疾苦。形容对社会腐败和民生疾苦的激愤忧伤。 天:天命,指时世。 悯人:怜悯众人。 [出处] 唐·韩愈《争臣论》:“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题识类》:“其《放吟》一卷,皆乐府诗,丁明末造,多悲天悯人之思。”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冰心《最后的安息》:“惠姑的活泼憨嬉的脑子里,却添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思想。” ❷ 组成方位短语作介宾短语的宾语。 清·刘鹗《老残游记》一一回:“坎水阳德,从悲天悯人上起的,所以成了个既济之象。” [附条] “忧天悯人”。《带经堂诗话·佳句类》。 [同义] 忧国忧民 愤世嫉俗 同病相怜 [反义] 幸灾乐祸 超然物外 超然自得 [辨误] 悯,不能写作“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