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袍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袍笏古制,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皆穿朝服执笏。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岂论校书郎,袍笏光参差。” 袍笏páo hù朝服和朝笏。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岂论校书郎,袍笏光参差。” 袍笏 袍笏páohù━┃ 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用。借指有品级的文官。清·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石人十有二,袍笏兼戎装。” ☚ 衮冕 调盐 ☛ 袍笏古代上朝礼制,自天子以下至大夫,皆穿朝服执笏。笏依宫阶高低,分别以玉、象牙、竹为之。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十:“米芾诙谲好奇。……知无为军,初入州廨,见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吾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統稱 > 袍笏 袍笏 páohù 古代官吏上朝穿的官服與手執的笏版。唐·韓愈《寄崔二十六立》詩:“豈論校書郎,袍笏光參差。”《宋史·選舉志一》:“凡五百餘人,皆賜袍笏,錫宴開寳寺。”清·趙翼《數月内頻送南雷述庵淑齋諸人赴京補官戲作》詩:“袍笏登場也等閑,惹他動色到柴關。” 文官 文官主管文书﹑典籍并负责修撰前代史书和搜集记录当代史料的官员:史官 史臣 ☚ 事官 乐官 ☛ 袍笏páohù朝会时穿的官服与手执的笏板。初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泛指官服。借指有品级的文官。唐沈佺期《回波词》:“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宋刘克庄《鹊桥仙·生日和居厚弟》词:“女孙笄珥,男孙袍笏,少长今朝咸集。”《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梁将篡唐,晋王李克用使人聘于契丹……既归而背约,遣使者袍笏梅老聘梁。”《宋史·选举志一》:“太平兴国二年,御殿覆试,内出赋题,赋韵平侧相间,依次而用……凡五百余人,皆赐袍笏。”《花月痕》第四十三回:“忽见西边的门拥出许多侍女,宫妆艳服,手中有捧冠带的,有捧袍笏的,迎将出来。”清钮琇《觚剩·石言》:“所以怪石作贡,文石呈祥,甲乙品于卫公,袍笏拜于元章。”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石人十有二,袍笏兼戎装。” 袍笏古代官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