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袍笏登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粉墨登场;袍笏登场

 异 粉墨登场 粉墨:搽脸、画眉用的化妆品。化妆上台演戏。意义偏重指“化妆打扮”。多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亦指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多含讥讽意。常作定语。
小哥在北大是京剧社的活跃分子,他专攻梅派青衣,在北大礼堂粉墨登场,出演过《玉堂春》《大登殿》《二堂舍子》。(刘心武《我给小哥当哑奴》)及至北平攻陷,这些地痞流氓自然没有粉墨登场的资格与本领,而日本也并未准备下多少官吏来马上发号施令。(老舍《四世同堂》七)
袍笏登场 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身穿官服,手执笏板,登台演剧。比喻上任做官。含讽刺意。
一些过去自以为很有点地位名望的人物,在“王道”的卵翼下,说是要“拯民于水火”,袍笏登场了,不料上台一看,嘘声四起,看客都在暗暗地祷告上苍,希望他们早日“煞八出”。(柯灵《台上的悲哀》)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段祺瑞)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袍笏登场。(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七章)
都指上台演戏,都可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都常作谓语。
“袍笏登场”的“笏”不读wù。
  • 上一篇:焚膏继晷;夜以继日
  • 下一篇:奋不顾身;舍生忘死
袍笏登场

袍笏登场páohùdēnɡchǎnɡ

━┃━┃ 官服打扮,登台演戏。比喻新官上任。多含贬意。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诗:“袍笏登场也等闲。”

☚ 蛇作龙   弹冠相庆 ☛

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g chǎng

〈成〉比喻坏人上台做官:在敌人的卵翼下,一群叛徒袍笏登场了。

袍笏登场

原指演戏。后以戏场喻官场,指初任为官,含嘲讽意。清赵翼《瓯北诗钞·绝句“一”,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袍笏登场也等闲,惹他动色到柴关。”

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g cháng

艺人穿上官服,手拿笏板,登台演戏。比喻新官上任。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袍笏登场也等闲,惹他㔚色到柴关。”

掌权

掌权

主印 当令 操权 当权 执权 抓权 揽权 秉权 持权 即政 管执 执钧 执衡 职司 当道 当路 当途 用事 拥璇 柄权 握柄 执柄 操柄
出任官职或掌权:上台
 登上政治舞台(含贬义):袍笏登场
掌握了权柄:泰阿在握 太阿在握
掌握权势:执势 当势
掌军权:秉钺 秉戎 秉钺 本兵 擅兵把旄杖钺
 掌握、聚集军队:拥兵
 掌握着军事大权:秉旄仗钺 杖钺秉旄杖节拥旄 仗节拥旄 秉钺建旄 秉钺仗旄
 手中掌握着兵权:兵权在握 兵权独握
执掌法令:秉宪 持宪
掌刑狱的事:典狱
共同掌权:共权
朝廷有两人掌权:一蛇二首 一蛇二头 一蛇两头
长久的掌权期:百年之柄
不掌权:在野
(掌握权力:掌权)

另见:掌握1 用权 权力 担任 执政

☚ 掌权   掌大权 ☛

做官

做官

官(当官;为官;居官;入官;簪官;莅官;服官) 仕(仕进;仕宦;仕官;登仕;诺仕) 宦(从宦;事宦) 在任 为政 试政 从政 从仕 从吏 作吏 挂禄 逐禄 委褐 执笏 把笏 持笏 植笏 弹冠(~振衣) 搢绂 搢綎凭轼 凭式 珪珇 水埃 风埃 骞飞 籍居 簪绅 簪带 顶冠束带 束带结发 策名就列
一旦做了官:一行为吏 一行作吏 一朝作吏
做皇帝:称帝 称孤 称尊
做君主:在位
统治一方,称帝称王:南面称孤 南面称王 南面称尊 面南称尊 面南背北
入朝做官:趋跄
在朝廷做官:振缨王室
准备到朝中做官:濯缨弹冠
担任朝廷官职:在朝
出仕在朝:鸣玉
做高官:贵仕
做高官、封侯:食肉
很年轻就做了高官:黑头为相
做小官吏:当差
不嫌弃做小官:不薄五斗
做官而谋个人发展:仕展 云浮
仕进达于高位:鸣于乔木
任官受印:析圭分组
上任做官:袍笏登场
佩印做官:纡绂
初出做官:筮仕
刚刚踏进仕途做官:初登仕版 始登仕版仕版初登
出身卑微,刚刚做官:草茅新进
开始做官:释巾
任京官:赐履
科举时代中试得官:丽龟
科举及第做官:席帽离身
因门阀而做官:门宦
因一句话被赏识就能得到征召而做官:一言可辟
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门荫
世代连续做官:重圭叠组 重珪叠组
奴仆与主人共同做官:文子同升
在职做官:马上
在外面做官:羁宦 游宦
赴外地做官:随宦
除旧职,拜新官:除拜
善于做官:善宦
(担任官职:做官)

另见:掌权 为政 任职 上任

☚ 做官   做大官 ☛

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g chǎng

dress up and go on stage [said contemptuously of an official or political puppet taking office];embark upon a political venture
❍ 政变后的当晚,发动者即~。At the very night after the coup d’etat,the rebel leaders dressed themselves up and went on the political stage.

袍笏登场pao hu deng chang

dress up and go on stage

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ɡ chǎnɡ

袍:古代官服;笏:古代上朝时大臣们手上拿的手板。身穿官服,手拿笏板,上台演戏。原指登台演戏;现多指新官上任。take a position of power, dress up and go on stage

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g chǎng

【解义】袍:指古代官服。笏:古代上朝见君主时,大臣手上拿的手板。官服打扮,手拿笏板,上场演戏。原指登台演戏。现在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用法】多用于指组织伪政权或讽刺某种丑行开始进行。
【例句】袁世凯倒台后,军阀们又~,老百姓仍然在困苦中煎熬。
【近义】粉墨登场

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g chǎng

袍:指古代官服。笏:臣子朝见君主时手中拿的记事手板。
❶ 指穿袍执笏,登台演戏。《冷眼观》第二四回:“黄白净的面皮,只差在鼻梁上搨两笔粉末,就可以~,做一个《桃花扇》上的活活的裤子裆里阮了。”
❷ 比喻新官上任。含讽刺意味。《蔡廷锴自传·“一·二八”率部抗日》:“三日晨阅报,知汪精卫已入京,大批改组派人马皆弹冠相庆,准备~。”
〔近义〕粉墨登场
❷ 走马上任
〔辨析〕笏,不能读wù。

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g chǎng

袍:指古代官服。笏:臣子朝见君主时手中拿的记事手板。穿上袍子,拿着笏,登台演戏。也比喻新官上任。
〔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三年前这个贪官正是在这个会议室~,作了一番反腐倡廉的就职演说。
【提示】多作谓语。含有讽刺的意味。

袍笏登场páohù-dēnɡchǎnɡ

袍:官袍。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里拿着的用来记事的板。
❶身穿官袍,手执笏板,登上舞台演戏。
❷讽刺新官上任或某人、某种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ɡ chǎnɡ

身穿官袍,手执笏板,登台演戏。笏: 古时臣子上朝时拿在手中用以记事的手板。
❶ 比喻新官上任。多含讽刺意。
❷ 也常讽刺某种丑行的开始。

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g chǎng

【解义】 袍:指古代官服。笏:古代大臣上朝见君主时手上拿的手板。官服打扮,手拿笏板,上场演戏。原指登台演戏。现在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用法】 多用于指组织伪政权或讽刺某种丑行开始进行。
【例句】 袁世凯倒台后,军阀们又~,老百姓仍然在困苦中煎熬。
【近义】 粉墨登场

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ɡ chǎnɡ

袍: 古代官服。笏: 臣子朝见君主时手中拿的记事手板。袍笏: 这里是指演戏用的行头道具。场: 戏台。原是说演员穿上行头登台演戏。比喻上台做官。含有讽刺意味。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段祺瑞)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注意: 同样的意思也可说成“粉墨登场”。

袍笏登场pao hu deng chang

袍:朝服。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在手里用以记事的手板。登场:上台演戏。身穿官服,手拿笏板,登台演戏。比喻上任做官。多用于登上政治舞台。多含讽刺意味。
【近】粉墨登场披挂上阵
【注意】笏,不读wu。

YZ5T【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g chǎng

官服装扮,手执朝板,登台演戏。比喻上台做官。含有讽刺意味。袍:指官服。笏:古时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成,作记事用,也叫“朝板”、“手板”。

袍笏登场páohù-dēngchǎng

〔偏正〕 袍,指官服。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拿的记事用的手板。身穿官服,手执笏板,登台演戏。语出清·赵翼《戏作三首》:“袍笏登场也等闲,惹他动色到柴关。”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27章:“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
△ 贬义。多用于讽刺有些人的上任做官。
【近义】粉墨登场

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g chǎng

袍:官服。笏:臣子朝见君主的手板。登场:登台演戏,喻官上任。即官服打扮,登台演戏。后比喻新官上任。有讽刺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