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袍中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袍中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七百九十七

我们阅读白居易的《长恨歌》,当读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时,当读到“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时,可曾想到过被幽禁在深宫中少女们的苦恼么?当我们再读其《上阳白发人》时,读到“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读到“皆言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见得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妬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时,我们不是看到了宫女们对得不到爱情生活的极大苦闷和强烈不满吗?哪里有压迫就有反抗;哪里有幽禁就有反幽禁。相传这首《袍中诗》,就是宫女们缝制在出征士兵战袍中的一首,时间是在唐玄宗的晚年。

唐玄宗晚年穷兵黩武,多次发动对我国境内少数民族政权的非正义战争。他也许命令被禁深宫的宫女们做一些慰问战士的事情,以表皇恩浩荡,来鼓舞将士们的战斗士气,但他却没想到宫女们借缝战袍把自己真正的心曲诉之于征戍的战士们。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一个“客”字,表现了宫女与戍边战士的平等态度;继之想到他们征戍于苦寒边地,冻得怎能够安眠呢? “若为眠”三字,从战士处着想,不仅有怜恤之意,甚至有疼爱之心了。

但她继之又想:这“战袍”虽是我亲自“经手作”,可不知能落到谁的手里。 “知落阿谁边”五字,表现了宫女美好的遐想和矛盾心理。她希望自己亲手缝制的战袍能落到知疼知爱的好男儿手中,但这又怎能猜想得准呢?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这两句字面是说要缝得结实,絮得温暖。实则它又双关着“千里姻缘一线牵”和“含情多缠绵”之意。

宫女继之又想,我被幽禁在高墙深宫之内,得战袍者又远戍于千里之外的苦寒边地,他即使对我倾心相爱,这两人的结良缘之想能实现吗?这可能性实在太小了。但她又想:事不成心在,即使今生今世不能结为夫妻,天若有灵,定不辜负我良苦的痴情真心,因而呼出:“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今生今世,也许就让我在痛苦的折磨中度过了,希望我们死后再转来世时,能结为美满的良缘。

这首宫女之作,通过缝制战袍的过程描写和对战士脉脉情意的真实吐露,表现了她们对自身遭遇的幽怨,也表现了对爱情生活的执着追求,今生不成,追求来世,矢志不变。写得感情真挚,脉络细腻,感情流向历历在目。就韵律而言,除二三句失粘,已基本符合格律诗的要求,可以想见,作者定是才貌双全的好女子,是罪恶的选美制度坑害了她的幸福一生。


古诗《袍中诗》赏析解读 - 言情赠友诗 - 可可诗词网

袍中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这首诗出自 《本事诗》。唐玄宗于开元年间令后宫的宫女制作棉衣赏赐边防将士。有一个宫女在所作的棉袍中夹了这首充满深情的诗。表达了在封建时代被剥夺了爱情和自由的宫廷妇女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诗一开头并不在作棉袍上着笔,而是将思绪飞向千里之外的边关将士。然而,这又是由制棉衣所引发。既然棉衣是为征戍之人所作,所以使她联想到这些将士在沙场难以入睡的苦难生活。两句充满关切之情的诗句,反映了这位宫女的善良品格。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全诗的主题。“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这才落到作袍上。同情往往是感情的开端,所以宫女又联想到自己所作的这件棉袍,将是谁穿着它呢?虽然将士万千难以预料,但不管是谁,终归是男性,是可以寄托爱情的人。因此,在久处深宫、渴望爱情的宫女面前,这件棉袍成了联系她和异性的媒介。于是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她的密针细线寄托着对爱情的向往,精工制作饱含着丰富的情感。然而正在宫女想入非非编织爱情美梦的时候,现实打破她的幻想。作为皇宫的宫女,和不知何人的边关将士的爱情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她又发出 “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的哀叹。处于深宫,爱情于己无缘,只有寄希望于再生再世去实现了。就这样,短短八句小诗,写出了宫女由作袍引发出对边防将士的同情,由同情而产生感情,由想象到幻想,由企望到失望的全过程。千回百转,体现了作者的一派柔肠。
 在封建时代,皇帝为一己之私欲,大选宫女以充后宫。据 《新唐书·宦者列传》所载,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 “宫嫔大率至四万”。这无疑要造成无数“怨女”的悲剧。正如白居易 《上阳白发人》所描写的那样: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夜长无寐天不明”,“日迟独坐天难暮。”长年累月受着熬煎。在这种摧残之下,对爱情的追求不可能有正常的渠道。所以得到这位宫女寄诗的人是否真正能使她产生爱情虽然还未可知,但她借制棉衣倾吐和寄托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普通人生活的追求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也正由于这样,本诗充满哀怨的悲剧气氛。据 《本事诗》所载,得到此诗于袍中的兵士告诉了统帅。统帅又进呈玄宗。在查出作诗的宫女后,唐玄宗把她嫁给得诗之人,并说: “吾与尔结今生缘。”于是 “边人感泣”。究竟这个故事是真实记载还是稗官野史的小说家言,我们不必深究。不过,它既不能证明唐玄宗的仁慈,也不能证明宫女得到幸福。因为还有数万宫女过着幽闭的生活,这位宫女也不是由于情投意合结成夫妻。但是这首诗真切地反映了宫女的感情和心理活动,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袍中诗

袍中诗

唐宫女作。全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关于此诗,有这样的一个传说: 唐明皇李隆基命宫人缝制棉袍赏赐边防军士,有一兵士在袍中得到这首诗,告诉统帅,统帅上朝奏知明皇,明皇以诗遍示六宫,一位宫人自称万死,承认诗是她作后夹在袍中的,明皇怜悯她,便把她嫁给得诗的士兵 (事见孟棨《本事诗》)。《袍中诗》写的就是宫女灯下缝制棉袍时所思所想的情景,它表现的是禁锢在皇宫深宅之中的少女对自由生活的憧憬及追求爱情的强烈感情。但是在封建社会中,尤其是宫廷这个封建统治权力的集中之地,追求自由与爱情其实是不可能的,(所谓唐明皇开恩开赦让宫女与士兵喜结良缘的传说,多半是封建文人虚构的神话) 所以诗的尾联“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就透露出诗中女主人公万般无奈的感慨与凄凉的心境。

☚ 赠张云蓉舞   题洛苑梧叶上 ☛
000032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