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性善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性善论 中国战国时期孟子关于人性的学说。 他指出,人区别于禽兽的基本特征,就在于人有著先天的善性。“人性之善也,扰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他认为,人的本性天生就是善的。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辨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叫“四端”。“四端”的扩大与发挥,就成为“四德”,即仁、义、礼、智。人人都有“四端”,在后天,只要人能保持这些善端,并扩而充之,人人就都可以成为尧舜,成为圣人。反之,不能保持甚至丧失这些善端,就是恶。 性善论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它把仁、义、礼、智四德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