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絃 三絃短篇小说集。卢冀野著。1927年5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初版。收《金马》、《落花时节》等短篇小说3篇。 ☚ 女娲氏之遗孽 暮春 ☛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絃樂器部 > 彈拉諸器 > 三絃 三絃 sānxián 亦稱“絃子”。彈撥樂器。其前身可能爲秦代之弦鼗。“三絃”之名,約始於元。有扁形琴筒,近椭圓形,兩面幪革,多見者爲蛇皮,其上安絃碼;细長琴桿,其上無品無柱,下端插入琴筒;張絃三,按四、五關係定絃。持琴之式或豎或斜,以右手指甲或撥子、指套彈絃發聲。明·楊慎《楊升庵文集》:“三絃所始:今之三絃始於元時。小山詞云:‘三絃玉指,雙鈎草字,題贈玉娥兒。”清·蔣士銓《唱南詞》詩:“三絃掩抑平湖調,先唱攤頭與提要。”清·毛奇齡《西河詞話》:“三絃起於秦,本三代鼗鼓之制,而改形易響,謂之弦鼗。故雖能倚歌爲曲,而仍以節刌輻軫其間。唐時坐部多習之,故世遂以爲胡樂,實非也。”《續文獻通考·樂十》:“明攛掇樂器有三絃(王圻《續通考》作二絃,似誤刻),正統六年賜幹(字誤,當是斡——引者)拉達達汗樂器,内有三絃一副。七年復賜之。臣等謹按,三絃今直謂絃子。” 三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