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级教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级教育全称“三级安全教育”。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的制度。包括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岗位教育(或称班组教育、现场教育)。劳动保护管理制度之一。1954年8月23日劳动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教育的决定》规定:“对新工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等,班组应该采取包教包学的方法进行),在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1963年3月3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规定:“企业单位必须认真地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并且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 1982年7月8日国务院《关于加强领导,防止企业继续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紧急通知》要求:“对新工人,必须坚持进行入厂、车间、岗位‘三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准上岗位操作。”实行“三级教育”,对提高工人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劳动保护方针和各项劳动保护法规的自觉性,掌握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遵守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防止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都有重要作用。 三级教育对新职工和改变工种的职工,进行有关劳动安全与卫生的入场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 (或岗位) 教育。入场教育,又称厂级教育。一般由厂安全技术部门负责,全面介绍有关安全与卫生的法律、法规以及厂里的安全卫生规章制度以及事故预防措施等。车间教育,由车间领导负责介绍车间的生产特点,需注意的安全卫生问题以及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措施等。岗位教育,由班组长负责介绍岗位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进行安全与卫生教育。三级教育是我国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工人独立上岗操作前必经的程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