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性别化生物社会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性别化生物社会理论

性别化理论。

莫尼和艾哈德1972年提出。该理论认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个体的性别行为和性别角色偏好,即个体的性别化受制于性别的生物差异及个体发展中的社会因素。孩子继承来自父亲的染色体是X或Y,性腺的分泌物种类等生物遗传素质决定个体的生理性别。早期的生理特点会影响他人对个体性别的标识,从而直接影响个体的性别化,个体的这些性别生理差异又与其生活中的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个体生活的环境是造成男女性别心理差异的主要因素。如,儿童的身体外貌决定儿童被抚养的方式及周围人对其的反应,这些社会因素将引导儿童向某一特定的性别角色发展。该理论强调早期男女生理差异对性别化的作用,以及这些生理差异与个体生活环境中的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步取代了性别化生物学理论,为强调男女生理差异是造成心理差异的主要原因的心理学者所普遍接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