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德鲁蒙德·德·安德拉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德鲁蒙德·德·安德拉德 【生卒】:1902— 【介绍】: 巴西诗人、小说家。 自幼喜欢文学,当过教师、教育部官员和记者。1925年,和其他几位米纳斯州的诗人创办现代主义期刊《杂志》,从此开始创作生涯。 他的第一首诗《途中》(1928),引起巴西文艺界的注意。 1930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某些诗》,显示出他的超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成熟阶段。 其后又陆续发表的诗作有《心的沼泽》(1934)、《世界的情感》(1940)、《人民的玫瑰》(1945)、《至今为止的诗》(1947)、《清晰的谜》(1951)、《空气耕耘者》(1954)、《事物的教训》(1962)等。他的诗歌从日常生活中吸取题材,打破传统诗歌繁琐的辞藻和束缚于严格格律。 他的诗一般很短,韵律自由,意境新颖,不求音响效果,但却充满幽默和讽喻。前期的诗歌虽然针对天主教权势和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但面对现实的斗争,他显得悲观。如他的名篇《若瑟》,诗人用了铿锵短促的节奏,但却渲染了孤独的气氛。 节日的灯火,已经阑珊,人们都各自归去,只有若瑟还踯躅街头,无路可走。后期的诗内容和形式,表面看来有些深奥费解,近乎于游戏,但却有独特的韵味和相当深度。他的全部诗作都是写自身的经历、感受和耳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斗争、感情和愿望。 40年代,他的创作是纯粹诗歌时期。1953年以后,他的诗歌进入创作低潮。 安德拉德还写了不少散文作品,如重要小说集《米纳斯的忏悔》(1944)、《经理》(1945)、《岛上闲游》(1952)、《说话吧,扁桃树》(1957),《花、电话、姑娘》是他的代表作。 作品的内容反映了多种多样的社会问题。它的特点曲折委婉、含蓄幽默和嘲讽。 他的作品已译成多种文字,在拉美和欧洲广为流传,颇有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