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
介词 一、介绍动作经由的处所或路线。 义即“沿著”、“顺著”。 ❶ 陈辕涛涂谓郑申侯曰:“师出于陈郑之间,国必甚病;若出于东方,观兵于东夷,循海而归,其可也。”(《左传·僖公四年》)句义:陈国的辕涛涂对郑国的申侯说:“军队取道陈国和郑国之间,两国〔因需供应众多军队的粮草物资〕必定十分困乏艰难;如果向东进军,向东夷炫耀武力,沿著海边回国,这就行了。” ❷ 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 (《战国策·楚策一》)——郢:楚国国都。 ❸ 公曰:“〔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尚果循西山来,临滏水为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禽:通“擒”,捉住。 ❹ 悠悠循涧行,磊磊据石坐。(《全唐诗·唐彦谦:九日游中溪》)❺ 循蹬而东,即得小涧,石梁骑于其上。(《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百丈山记》)——蹬(dèng):石级。 ❻ 循涧西行,即灵峰道也。 (《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 二、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对象。义即“按照”、“遵循”、“遵照”。 ❶ 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 (《庄子·天道》)——放:仿,遵循仿效。 ❷ 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以:而。 因时而化: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