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形而下原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形而下原则 又称“纯粹知性原理”。 在康德那里,形而下原则是确定一切经验知识的先天原则,是纯粹知性范畴使自己图型化的依据,是不同于具体经验法则的数学、自然科学的根本法则,纯粹法则。 与四类范畴和四类先验图型(时间)相对应,形而下原则有四条:(1)直观公理:“一切的直观都是广延的量”;(2)知觉的预测:“在所有现象中作为感性对象的实在,都具有强弱的量,即度。”(3)经验类比:“经验只是通过知觉的一种必然联结才有可能”;(4)一般经验的思维准则:“❶ 在直观以及概念中,凡与经验的形式条件相符合的就是可能的; 形而下原则是使经验直观从属于知性范畴从而构成知识的规定,是知性范畴直观表象应用的展开。这种展开与规定是使知性范畴具体化、现实化。 知性范畴依据形而下原则使之图型化,图型化的范畴是既系于知性又连著直观的先验图型(时间)中连结直观表象从而构成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数学的或力学的)。 形而下原则根植于纯粹知性,是使知性范畴具体化为数学的和自然科学的根本法则,从而使数学与自然科学成为可能。形而下原则仅是相对于经验并使经验成为可能的先天原则,超出经验范围的任何运用都不具有“客观效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