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天王玉玺
太平天囯幼天王权力的标志。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逝世后,洪天贵福即位,称幼天王,镌刻玉玺,玺用青白玉制成,纽有双凤朝阳浮雕,玺文四周有纹饰,上为双凤朝阳,左右为五龙戏珠,下为福山海水纹,共38字,宋体阳刻,径21.8厘米、高4厘米。玺文上额为“太平天囯”,下方横列“玉玺”,左刻“天下太平”,右刻“万方来朝”,中刻“皇上帝基督带真主幼主作主”。《幼天王自述》说,“登极后,玉玺于名下横刻‘真主’二字,致外人叫洪福填”。此玺据同治三年十月江西巡抚沈葆桢奏,“据席宝田禀前获洪福瑱时,询以伪玺何在?据称玉刻伪玺未带出金陵,至广德时另刻木质伪玺”。 说明幼天王玉玺有两方:一为玉玺,一为木玺。玉玺在天京失陷后与天王玉玺和金 同失,后被曾国藩送清军机处,存方略馆。 木玺不知下落,而玉玺现藏中国革命博物馆,列为一级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