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市易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市易法 宋王安石新法之一。 即官营商业制度。熙宁三年(1070),保平军节度推官王韶在陇西古渭寨,用官钱设市易司,控制西北边境贸易。熙宁五年,王安石参照王韶所行制定市易法。 在汴京(今开封)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 商人于交纳抵押品后,可以向市易务赊购货物,也可以贷款,半年付息10%。官府所需物资,比去外地购买省钱的,也由市易务买进。 市易法后来从开封推行到各地。对控制商业贸易,调节物价,打击大商人对商业的垄断,促进商业的发展都起了一定作用,使宋王朝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 因守旧官僚和豪商的反对,市易法于元丰八年(1085)后陆续废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