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太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太保

太保

官名。古代三公之一,位次于太傅。东汉以后各代均置,多为勋戚文武大臣加衔赠官,无实职。

☚ 富阳   诸暨 ☛

太保

太保

旧时称两类人为太保:❶庙祝、巫者等;
❷强盗或绿林英雄。这里指后者。

☚ 吊客   灾迍 ☛
太保

太保

官名。(1) 西周始置,为辅弼国君的官。春秋以后废,汉复置,与太师、太傅并称三公,位在太傅下。历代沿置,但多为大官加衔,无实职。(2) 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的官。参见“太师(2)”。

☚ 太傅   少师 ☛
太保

太保

官名。见“三师三公”。

☚ 太傅   太尉 ☛

太保

官名。三师之一。参见“太师”

太保

太保

官名。周代设有太保,与太师、太傅共为三公(三师),西晋初,太保与太傅曾为实职,当宰相之任。但晋后仅作为荣誉职,加给勋戚大臣,历代相沿,秩皆正一品。宋代三师为宰相、亲王之加官。例见第七十回。

☚ 金吾卫提督官校   太子太保 ☛
太保0659本是官名,借指大王。官话。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蔡衙内将我浑家夺将去了,上梁山告宋江~去。」也作「太仆」: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这的是小生的违拗,告~且耽饶。」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叫一声君子休耽怕,那~两乎忙叉。」原是官阶的名称,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宋元间逐渐成为对一般武士、巫师和仆役等的尊称。官话。《喻世明言・新桥市韩五卖春情》:「二位~宽坐等一等,不要催促。」吴语。上海松江。《玄空经》第一回:「听是郎中饿杀,听是~吓杀。」专指男巫。吴语。江苏苏州。明凌濛初《拍案惊奇》卷三九:「明时苏州男巫称~。」

太保

官名。
(一) 古代三公之一。位次于太傅。《尚书·周官》“立太师,大傅,太保”孔传:“保,保安天子于德义者。”周置,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汉平帝元始元年复置,东汉废。三国魏末年复置,后代设置,多为重臣加衔,以示恩宠,并无实职。
(二) 辅导太子的官。晋有太子太保。隋唐后为虚衔。
(三) 宋元时对庙祝、巫师之称谓。《宋史·孙子秀传》:“有妖人称‘水仙太保’,郡守王遂将使治之,莫敢行,子秀奋然请往,焚其庐,碎其像,沈其人于太湖。”

绿林好汉【同义】总目录


太仆太保绿林好汉
仆役【同义】总目录
太保仆役
太保

太保

对仆役的尊称。《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金奴见吴山睡着,走下楼到外边,说与轿夫道:‘官人吃了几杯酒,睡在楼上。二位太保宽坐等一等,不要催促。’”

☚ 院公   农业奴隶 ☛

太保

太保

对绿林好汉的尊称。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被蔡衙内将我浑家夺将去了,上梁山告宋江太保去。”

☚ 太仆   乡村老百姓 ☛
太保

太保

官名。西周时期置。此后历代置废不一。初为天子佐辅官,后为大官的加官。至明清时为太子的辅导官。《尚书·召诰》: “惟太保先周公相宅。”周秉钧注:“太保,官名,召公也。” (参见: 太师)

☚ 太傅   太尉 ☛
太保

太保

官名。
❶为辅弼国君之官。西周设置。成王时,召公奭为太保,与太师周公一起参加东征。《保卣》记载他“及殷东国五侯”,即抓住了叛乱的东方五国首领,立下很大功劳。他与太师一样,拥有很大权力。“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 ( 《史记·燕召公世家》)。春秋后废置。汉复置。《汉书·百官公卿表》说: “太师、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元年,皆初置,金印、紫授。太师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时“王莽为太傅,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是为四辅”( 《汉书·平帝纪》)。魏晋以后历代沿置,明、清为三公之一,多为大官加衔,并无实职。
❷为辅导太子之官,称太子太保。

☚ 太傅   太宰 ☛

太保

官名。❶西周置。三公之一,位居太师、太傅之下,为国君辅弼之官。秦废,西汉复置。此后历代相沿,多为大官优礼虚衔,并无实职。
❷晋指太子太保,辅导太子之官。隋唐后为虚衔。参见“太师”。

太保tài bǎo

官名,商周时即设此官,为王的辅佐,掌导王行德义。周初召公曾任此官。秦不置。西汉置,位次太师太傅而居三公上。掌导天子,议朝政,无所不统而又无专职,为辅佐之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东汉不置,魏末晋初置。南北朝时太保为三公之一,隋唐为三师之一,一品,为荣誉加官,无实权。后代多沿置。详《太师》条。

太保

官名。西周设置。为三公之一,位次太傅。春秋后废,汉复置。东汉又废,以后各代均置,但多为赠官、加衔之用,无实职。

太保

官名。西周设置,为辅弼大臣,《史记·周本纪》:“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伐淮夷,残奄。”又《史记·燕世家》:“成王时……自陕以西,召公主之; 自陕而东,周公主之。”指的是东都成周建成,周公归政成王,成王命太师周公留守东都主持成周政务,西都宗周的政务由太保召公辅佐成王处理。春秋后废。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复置,位在太傅之下。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师。太傅、太保在西晋初期尚为实官,秩均一品,共当宰相之任,此后历代沿置(惟南齐无太保)多为大官加衔,并无实职。辽南面官仿唐制亦以太保为尊官,无实职。(2)辽北面官名。由于五代时军人多加检校太保,影响所至,辽北面官中遂多以太保为其各司职掌之官,如侍卫司有侍卫太保,北南护卫府分别有北护卫太保、南护卫太保,大横帐常衮司有横帐太保,王子院有王子太保,遥辇九帐大常衮司有遥辇太保,大国舅司有国舅太保,部族官有某部太保。与南面官中以太保为尊官者迥不相同。

太保

加官、阶官名。独政和二年至宣和七年为真相名。


职源与沿革

❶西周初已有太保之名:“匽侯令堇饴太保于宗周。”(《堇鼎》)
❷作为三公官,始于晋(《宋书 ·百官志》上)。
❸作为三师官,始于后魏(《魏书·官氏志》)。
❹宋前期为三师官(《宋史·职官志》1)。
❺政和二年(1112)改为三公官。


职掌、品位

除位次太师、太傅之外,余皆与“太师”同。又,其迁移次序,太保迁太傅,太傅迁太尉。


简称与别名

❶保。《燕翼诒谋录》卷3:“师、傅、保,辅佐人主。……保,保其身体。……子虽贤而可为父之师、傅、保乎?”《宋史·贾黯传》:“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天子之所师法。子为父师,于义不可。”
❷公保。《合璧后集》卷12《三公·太保》:“眷言公保《宣和除童贯制》”。
❸帝保。《合璧后集》卷2《太保·事类》:“俾升帝保,秩乃视于公卿。”


太保

文阶名。北宋前期京朝官本官阶。元丰三年九月新订《元丰寄禄格》,以阶易官,其官未被纳入新格阶列之中。太子太师转太保,太保转太傅(资料出处参“大理评事”条)。并参“三师·太保”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