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业绩
企业通过市场获得的资源和利益分配格局称之为市场业绩,也就是一个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利益而取得的成功,是对经济如何满足特定目标的评价。 市场业绩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框架(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业绩范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理论认为市场业绩取决于买方和卖方的市场行为,而买方和卖方的市场行为又取决于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由技术和产品需求等决定,市场结构通过市场行为影响市场业绩。 所以传统的SCP框架强调市场结构与市场业绩之间的单向逻辑关系。 新产业组织理论对SCP框架进行修正,强调三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影响,市场行为和市场业绩既决定于市场结构,同时也会影响市场结构。 对市场业绩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市场业绩的衡量。传统衡量市场业绩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❶ 以单位投资额所获得的利润即收益率来衡量。 ❷ 用勒纳指数,即价格-成本加成(P-MC)/P来衡量。 ❸ 用托宾的q,即一厂商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该厂商资产的重置成本的比率来衡量。由于这些方法都存在会计困难,新产业组织理论通过建立以利润最大化行为为基础的模型来估计市场业绩。这些模型有静态,也有动态分析,有的依赖于对边际成本和价格的观察,有的依赖于对产出行为或价格与竞争模型的比较来估计市场业绩。 所有这些对市场业绩的衡量没能得出如理论分析那样在市场结构与市场业绩之间存在确定性关系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