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乳腺导管乳头状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乳腺导管乳头状瘤 本病是指女性自乳头溢出血性液体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肿瘤性疾病,多发于40~50岁的女性。相当于中医乳衄范畴。 〔病因病理〕 西医对本病的原因尚不清楚,但认为本病多因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膨大部分,瘤体虽小,却带蒂而有绒毛,血管壁较薄,因此极易出血。并认为有近6%~8%病人发生恶性变可能。 中医认为乳衄多由忧思郁怒,肝气不舒,郁久化火,迫血妄行;或因肝郁伤脾,脾不统血所致。 〔诊断要点〕 1.乳头出现血性液体(鲜红色),多触不到肿块。 2.乳头附近触到樱桃大小、质软、可被推动的囊性物,加压时可在乳头排出血性液体。 3.多无疼痛,若较大肿瘤阻塞乳管时,也可致疼痛。 〔鉴别诊断〕 参见乳腺囊性增生病。 〔辨证分型要点〕 1.肝火偏旺:乳窍有血性液体溢出,无痛感,或可在乳晕部触及豆粒大囊性物,轻按即有血性溢出,伴有性情急躁,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咽干,舌苔薄黄,舌质边尖红,脉弦数。 2.脾虚失统:乳窍溢血,色淡红,无疼痛,伴有四肢倦怠,食欲不振,舌质淡,边见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 一、中医疗法 (一)证型论治 1.肝火偏旺。 〔治则〕疏肝解郁,清热凉血。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散。 柴胡15g 白芍20g 当归20g 白术15g 丹皮20g 栀子20g 茯苓20g 生姜15g 薄荷5g 炙甘草10g 〔加减〕血色鲜红者,加生地20g,小蓟20g;乳房胀痛者,加橘叶15g,香附20g,川楝子15g;肿块不消者,加山慈姑20g,贝母20g,牡蛎15g。 2.脾虚失统。 〔治则〕健脾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人参15g 白术15g 黄芪25g 当归20g 远志15g 茯神15g 枣仁15g 木香10g 生姜10g 大枣3枚 炙甘草10g 龙眼肉15g 〔加减〕心烦不寐者,加柏子仁15g,炒枣仁15g;食欲不振者,加太子参15g,橘叶15g,砂仁15g。 (二)内服中成药 1.三七片,4片,日3次,口服; 2.云南白药,0.5g,日3次,口服。 (三)外治疗法 若经内治无效,反复发作,或怀疑有恶性变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二、西医疗法 现代医学对于本病治疗常以手术为主,可先将探针插入患病的乳管中,沿探针楔形切除该乳管及周围的腺体组织;对年龄较大者,可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并送病理,如有恶变应施行乳癌根治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