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巴城中国同盟会分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巴城中国同盟会分会 中国同盟会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分会。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后,翌年即在南洋各地先后建立分会,组织领导华侨支援及参加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的革命斗争。1907年,张俞人、吴文波奉派到雅加达,与李伟康、陈百朋等人成立巴城(今雅加达)分会,不久参加者增至20余人。随后在泗水、万隆、三宝垄、棉兰、巨港、坤甸、槟港、勿里洋、烈港(双溪利亚)、流石(巴都鲁萨)、山口洋(辛卡旺)及南巴哇(曼帕瓦)等地建立了分会。巴城中国同盟会分会成立后,为免遭荷印殖民政府禁止和干涉,改名为寄南社。1910年,寄南社与华侨书报社合并,向荷印政府正式立案。主要负责人有谢良牧、李桂中、李天麟、曾连庆等人。主要工作为筹募捐款,支援反清的武装革命斗争;建立书报社,宣传革命和中华文化,兴办学校等。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名为中国国民党荷属支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