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工具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工具理论 运用工具性条件反射理论解释犯罪行为的理论。 美国学者伯科威茨受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在所著《攻击:社会心理学的分析》(Aggression:A Social Psychological Analysis)中修正多拉德的挫折-攻击理论,提出该理论。他引入“愤怒”的概念作为挫折与攻击之间的中介因素,认为愤怒指情感状态,这种情感状态产生挫折,并在一定的刺激下诱发反应。攻击不一定以挫折因素为目标,在挫折过程中积蓄的内驱力亦可产生攻击反应。他起初认为,愤怒主要由外部特定线索引发,后又主张,即使在没有外部攻击线索的情况下,愤怒也可能诱发攻击行为。 强调由挫折产生的愤怒的积蓄要通过攻击释放,愤怒是工具性攻击的必要条件。该理论是一种典型的行为主义环境论理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