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
一种基础性的恒星统计方法。 为了研究银河系的结构,赫歇尔用恒星计数法来进行观测。他假定空间是完全透明的,一切恒星的光度一样,因此,他仔细选定了天空中许多特定的区域,并一一数出其中的星数和亮星与暗星的比例。 他巡天观测结果,提出了第一个银河系结构图。后来,他的儿子约翰·赫歇尔又对双星、星团、星云等进行了巡天观测。 19世纪末,还出版了《好望角照相巡天星表》,它是南天最早的巡天星表。 本世纪中叶,射电望远镜极为粗糙,开始时也对全天射电现象进行“普查”,发现射电目标。这种射电巡天观测已为日后射电天文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前,红外天文、紫外天文、X射线天文等部门的观测技术均较差,均处于初始阶段。 因此,和当初光学巡天,射电巡天一样,科学家们为了发现新的目标,广泛使用红外巡天、紫外巡天、X射线巡天。因为,只有先“普查”,才能找准“源”,直到深入观测乃至进行理论探讨。 据称,八十年代的美国“探险者计划”便著重致力于全波段新源的全天巡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