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察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侯国和州、郡长官在各自辖区随时考察,以孝廉、贤良文学、茂才异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名目向中央举荐人才,经过考核,任以官职。汉高祖曾下求贤诏;汉文帝也曾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时,诏令天下举拔孝廉和秀才,至此形成制度。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则偏重举孝廉。 被举荐者需经皇帝策问后方按等第高下授官。 其方式有对策和射策。对策即将政事或经义问题书于简策,由应举者作答;射策类似抽签考试,应举者以矢射策,对所中简策之问题加以解答。 东汉末年,官僚徇私舞弊成风,察举很滥,致使“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现象普遍存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