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安庆保卫战
“长江者,古号为长蛇,湖北为头,安省为中,江南为尾”。所以,人们历来把安庆视为南京的门户。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即南京)后,立即出兵西征,夺得了安庆、九江、武昌三大军事重镇。“天京内讧”发生后,清军乘机反扑。上游之敌顺江而下,连陷武昌、九江等地,并于1858年9月由太湖分兵两路:一路为李续宾部,接连攻占潜山、桐城、舒城,扫清安庆的外围,扑向庐州(今合肥);一路由德兴阿等部会同杨载福部水师围攻安庆。11月中旬,李续宾部在三河被太平军全歼,围攻安庆之敌不战而退,天京上游的局势暂时稳定下来。
1860年春,太平天国主持安徽军务的英王陈玉成奉命移师往攻清军江南大营,曾国藩乘机再次调兵围攻安庆,一路以曾国荃率湘军万余主攻安庆,一路由多隆阿部万余人攻桐城,以阻截安庆后路的援军,一路以李续宜部万余人进驻潜山与桐城之间的青草塥为策应,一路以胡林翼统兵万余驻扎宿松、太湖、潜山一线为后路。同时令杨载福、彭玉麟部水师巡守江面,另派鲍超部霆军进至安庆对岸为游击之师。6月中旬,太平军叛将韦志俊攻陷枞阳,安庆被合围。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陈玉成、李秀成等商定:待攻取苏、杭后,分兵两路溯江而上,合力攻取湖北,则安庆之围可不战自解。当年9月,陈玉成率部自天京附近渡江,先解救在定远遭清军围攻的张乐行部捻军,继攻寿州、六安不克,乃进至桐城,多隆阿部退至挂车河以西。12月,陈玉成与清军大战于挂车河,欲直接解安庆之围,因遭到李续宜、多隆阿两路夹击而失利。次年初,陈玉成转攻枞阳,仍未克。随后率部西征,连克霍山、英山,于3月18日攻占黄州(今黄冈),逼近武汉。时上游清军主力聚集在安庆周围,驻守武昌的清军不满3000人,正在安徽太湖督师的湖北巡抚胡林翼急得吐血,深悔自己是“笨人下棋,死不顾家”,忙调李续宜部回救武昌,已有缓不济急之势。但是,一则李秀成未能如约按期赶来会合;二则当时乘军舰到汉口调查开放通商口岸情况的英国驻华使馆参赞巴夏礼又亲至黄州面见陈玉成,阻止太平军进攻武汉。陈玉成一时踌躇不决,遂派人回天京请示进止机宜,同时留赖文光部驻守黄州,自己率大军向鄂北攻占德安(今安陆)、随州等地。至4月中旬,陈玉成怕迁延日久,安庆有失,便留下部分人马,自率大军前去救援安庆。
1860年11月,李秀成留下主力部队守卫苏南,自己率部分兵马经皖南西进。12月破羊栈岭,克黟县,距祁门的曾国藩大营仅60里,曾国藩已写好了遗嘱,准备自杀。可惜李秀成错过了战机,湘军鲍超、张运兰部赶来,太平军连战失利,改由浙江进入江西。次年4月克吉安,5月克瑞州(今高安)、义宁,6月兵进湖北,连占通城、通山、兴国(今阳新)、大冶,前锋占领武昌县。由于陈玉成已于两月前回师安庆,英国驻汉口领事金执尔亦至兴国会见李秀成,对他进行恐吓,李秀成放弃了进攻武汉的计划,撤军攻取浙江,第二次西征功败垂成。
1861年4月下旬,陈玉成部经黄梅、宿松、太湖、石牌(今怀宁)回到安庆城外的集贤关附近。其时,围攻安庆之敌为长期围困计,已绕城挖掘了内外两道总长达70余里的濠沟,以内濠阻守城军,以外濠挡援军。陈玉成选择敌防守薄弱的菱湖一带为主攻点,与守城军内外夹击,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并在集贤关外赤岗岭筑垒4座,在关内至菱湖北岸筑垒13座。守城军也在菱湖南岸筑垒5座,一度沟通了城内、城外的联系,用小筏将城外的粮食由菱湖运进城内。曾国荃很快于5月初在湖边筑成营垒,将水师炮船抬入湖内,截断了太平军的粮道。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章王林绍璋等率援军2万余自桐城进至新安渡、横山铺、练潭一带,准备搭浮桥渡河以解安庆之围。多隆阿等部立即反攻,拆毁浮桥,洪仁玕等退回桐城。5月中旬,陈玉成留靖东主将刘玱琳等坚守赤岗岭营垒,亲自率部分人马来到桐城,集结各路援军共3万余人于5月下旬向挂车河发起猛攻。不料连日疾风暴雨,江水猛涨一丈二尺余,河湖港汊大水泛滥,整个战场一片汪洋泽国,太平军进攻受阻。此时,曾国荃得到鲍超等部增援,拼命攻打集贤关。6月上旬赤岗岭失守,刘玱琳被俘牺牲。7月上旬菱湖南、北两岸10余座营垒相继被攻破,安庆成为孤城。
7月下旬,陈玉成会合辅王杨辅清部万余援军,绕道霍山、英山、宿松、太湖,于8月中旬进至集贤关,兵力亦增至四五万人。8月下旬太平军攻破敌军于外濠之外新修之战壕,随即连日向敌外濠发起轮番进攻,并于9月初用小艇偷运粮食接济守城军,不幸为敌炮船所截。曾国荃马上派人在菱湖南、北两岸修筑了10余座营垒,彻底隔断了城内外的联系。同时在北门挖地道,埋炸药。9月5日凌晨,清军炸塌北门,蜂拥而入,安庆失守。
自此,天京上游门户洞开,清军攻占皖北等地之后,很快于次年5月进至雨花台,太平天国已面临着失败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