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害
热带作物遭受的低温损害。 是中国热带作物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寒害主要发生在冬季(12月到翌年2月)。当作物遭到不能忍受的低温(最低气温在0C或0C以上),而使作物受到的损害。 如橡胶树受害后顶芽、叶片、嫩梢焦枯,枝干爆皮流胶、干枯,根部死亡。 椰树则出现枯叶、凋果,甚至死株。寒害的温度指标因作物而异。 10℃以下的低温可使橡胶、油棕、可可、剑麻、腰果、胡椒等受害。0℃左右的低温可使多数热带作物遭受严重损害以至死亡。 寒害按成因可分为3种类型: ❶ 平流寒害。 由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阴冷与风寒天气。 ❷ 辐射寒害。在局部的郁闭地形,由夜间地面强烈辐射造成的低温环境。 ❸ 急发性寒害。在霜冻天气时,夜间受到0℃以下低温冻害,早晨又被日光直射,气温骤升而使作物严重受害。危害地区较广的是平流寒害与急发性寒害,辐射寒害主要出现在滇西、滇南的局部地区。寒害的防御措施是,选择避寒宜林地,营造防护林,选择和培育耐寒品系,冬前施钾肥;苗圃可搭棚,设置风障;小苗可架设防寒棚、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