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荷马史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古希腊]荷马

类型:史诗



背景搜索

《荷马史诗》正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它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细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持续10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及其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授,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贵族的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9—前8世纪)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整理成演唱脚本,于公元前6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审订,这便是我们今天见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促成了无数皇皇巨著的诞生。



荷马雕像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傅东华翻译的《伊利亚特》,以及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杨宪益翻译的《奥德修纪》均是较好的译本。

内容精要

《伊利亚特》:古希腊斯巴达的王后海伦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为此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第10年攻占了克律塞。该城阿波罗神庙祭司的女儿克律塞伊斯被俘,作为战利品为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占有。祭司想要赎回女儿,反遭辱骂。希腊军中最英勇的将领阿喀琉斯为此与阿伽门农发生争执,后来阿伽门农归还了祭司的女儿,却抢走了阿喀琉斯的女俘作为抵偿。阿喀琉斯深感屈辱,愤然退出了战斗。

希腊人进逼特洛伊,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率军迎战。拐走海伦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向海伦的前夫墨涅拉俄斯叫战,墨涅拉俄斯应战,两人达成协议:决斗胜者占有海伦及全部财产,双方从此停战。决斗中,墨涅拉俄斯几乎将帕里斯勒死,爱神用雾将帕里斯救回特洛伊。

在神所居住的俄林普斯山上,众神正在商议缔约讲和的问题时,女神雅典娜唆使特洛伊人潘达洛斯射伤墨涅拉俄斯,战火重燃,庇护双方的神也来参战。特洛伊人战退,赫克托耳返回城中,为了家族和自己的荣誉,他不顾爱妻的请求,重返战场。他和希腊英雄埃涅阿斯激烈战斗,不分胜负。第二天战斗继续,特洛伊军队在宙斯指引下直打到希腊营寨外。阿伽门农请求阿喀琉斯参战,阿喀琉斯断然拒绝。次日,双方展开拉锯战,大批希腊将领受伤。天后赫拉见势不妙,忙诱使宙斯进屋睡觉,海神趁机帮希腊人进行反击,赫克托耳受伤。宙斯醒来后知道中计,便禁止众神帮希腊人。特洛伊人再次反击,直打到希腊人船边,并放火烧船。

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看到此番情景,悲痛不已。他游说阿喀琉斯重上战场,未果,于是,他自己穿上阿喀琉斯的铠甲出战。特洛伊人误认为他是阿喀琉斯,丧失勇气。但他最终被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非常懊悔,便与阿伽门农和解,重上战场,为友复仇。

工匠神赫维斯托斯为阿喀琉斯赶制的铠甲,重上沙场的他像战神般扑向赫克托耳,仿佛山鹰扑向鸽子,最后,他在雅典娜的帮助下,将长矛投中赫克托耳的颈项。得胜的阿喀琉斯将赫克托耳的尸体拖在车后,绕城示威。

9天后,特洛伊老王前来哀求阿喀琉斯归还儿子的尸体。阿喀琉斯被这位哀伤的老人深深地打动了,将赫克托耳的尸体还给了他。特洛伊人悲痛而隆重地埋葬了自己的英雄赫克托耳。

《奥德修纪》: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将士都先后回归故里,只有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飘流在外。

在奥德修斯的宫殿里,许多贵族子弟轮番向他美丽的妻子珀涅罗珀求婚。意欲霸占奥德修斯的家产。珀涅罗珀借口为公爹织殓衣,白天织,晚上拆,用这种办法来拒绝求婚。奥德修斯之子忒勒马科斯外出寻父,他知道自己的父亲还活着,正滞留在女神卡吕普索的岛上。

卡吕普索深深爱着奥德修斯,但在神使赫耳墨斯的劝说下,她只得与奥德修斯依依惜别。离开卡吕普索17天后,家乡已近在咫尺,不幸的是,奥德修斯的船又被海神波塞冬发现,波塞冬兴起风浪击碎木船,奥德修斯漂流到斯克里亚岛。该岛国王的女儿在女神雅典娜的示意下将奥德修斯带回王宫,并设宴款待他。席间,奥德修斯听见歌手咏唱特洛伊战事不禁掩面而泣。主人深感奇怪,在他的好奇追问下,奥德修斯讲述了自己10年飘流的经历:他带着自己的人离开特洛伊,遭遇了喀孔涅斯人的袭击。摆脱这次袭击后,几个船员又误吃了一个海岛上的忘忧果,从此不再想回家,奥德修斯只得下令将他们绑在船上强行带走。他们来到巨人岛,为了救同伴,奥德修斯刺瞎了海神波塞冬的儿子——独眼巨人的眼睛,惹怒了海神,一路上海神兴风作浪与他作对。幸而奥德修斯在风神岛得到风神的口袋,口袋可将逆风装入,可是眼看快到家乡,船上的水手们又误以为口袋里装着黄金而暗自将它打开,袋中的逆风将他们吹回了风神岛,风神一怒之下拒绝再给他们帮助。他们又飘到巨人岛,巨人们击沉了11只船,只有奥德修斯乘的那只船得以幸免。他们驾着这只船到了魔女喀尔刻的海岛,很多同伴被魔女变成了猪。在众神的帮助下,奥德修斯战胜魔女,并在魔女的帮助下游历冥府,预先看到自己的未来。他们途遇女海怪,海怪又让他失去了6个亲密的伙伴。来到日神岛,同伴误杀神牛,惹怒宙斯,又有许多人为此丧命,只有奥德修斯一个人逃出来,被海水冲到卡吕普索的海岛,被卡吕普索强行挽留居住了7年。

国王听了奥德修斯的遭遇十分感动,特意派水手们送奥德修斯回家。回到自己的国土后,奥德修斯按雅典娜的建议装扮成乞丐与儿子相认。忒勒马科斯向父亲讲述了家中的情形,两人仔细拟订了向求婚的贵族子弟们复仇的计划。

父子俩相继回宫,珀涅罗珀也通过种种迹象知道奥德修斯回家了。第二天,奥德修斯提议与众求婚者比武,杀死了所有求婚者,全家终于团聚了。

知名篇章

以下选自《奥德修纪》第9卷。奥德修斯一行漂到巨人岛,被独目巨人关在岩洞中,为了逃出来,奥德修斯设计刺瞎巨人的眼睛。这一部分把奥德修斯的大勇大智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这样说,我又给了他一些灿烂的酒浆;我给他斟上三次,三次他都糊里糊涂地喝干了;当酒的力量已经到了他心里的时候,我就用甜言蜜语向他说道:‘独目巨人,你既然要问我显耀的称号,我就告诉你,你可要如你所说的那样,送给我一件礼物;我的名字叫“无人”,我的父母和所有伙伴都这样称呼我。’

我这样说;他无情无义地回答道:‘我要先吃旁人,把“无人”留到最后再吃,这就是我的礼物。’

他说完话,就晃晃悠悠仰面倒下,歪着粗壮的脖子躺在地上,被战胜一切的睡眠所征服;他醉得呕吐起来,嘴里流出酒和嚼碎的人肉。这时我把木棍深深插到炭火里,等它烧热,又用话鼓励伙伴们,免得哪一个害怕退缩,那橄榄木棍虽然还是青的,但在火里渐渐变红,快要燃着了。我过去把它从火里拿出来,伙伴们站在身边;上天使得我们大胆,伙伴们抓住一头削尖的橄榄木,刺进巨人的眼睛;我在上面用身体重量使木棍转动,正像人用钻子钻船板,旁边又有人抓住皮带两头,使它来回旋转,一直不停,我们就这样用烧热的木棍在他眼里转动,血从炽热的钻子四周流下;当眼珠烧着了的时候,眼皮和眉毛都被火灼焦,眼里的神经在火里爆炸,又像一个铁匠把大斧头或铁锛浸在冷水里淬砺,发出巨大响声,这样铁才会更加坚硬,巨人的眼珠就这样在橄榄木的周围发出响声。巨人大吼一声,声音洪亮可怕,岩石发出回响;我们畏惧退缩;他把木棍从眼里拔出,流了很多血,然后他把木棍扔开,两手乱摇,向着住在附近风撼的山巅上岩洞里的独目巨人们大声呼唤。巨人们听见他的叫喊,从各地集合,到了洞外,问他有什么痛苦。‘波吕菲谟,你有什么痛苦?干什么在神圣的黑夜里喊叫,使得我们无法安睡?是有人用强力赶走你的羊吗?还是有人用阴谋或暴力来杀害你?’

……”



(选自《奥德修纪》,杨宪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妙语佳句

神们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

聪明得太晚,就是愚蠢到了极点。

咱们如果要彼此侮辱,那有的是这套话儿,多到可以使一条商船沉没的。舌头是极灵活的东西,它有广大的词汇可以运用,可以把我们的思想用任何的风格表达出来。

阅读指导

《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刻画英雄人物的果敢、展示英雄人物的智慧是《荷马史诗》的主旨。《伊利亚特》一开篇诗人就说出“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史诗以此为主线组织安排材料,着重歌颂了氏族英雄的高贵品质。全诗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是描写阿喀琉斯拒绝参战后的情形,这样就为表现其他英雄的形象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无论是希腊军中的狄俄墨得斯、埃涅阿斯,还是特洛伊军中的赫克托耳,他们的英勇善战都是在这一部分得以表现的,这种写法也为最后突出阿喀琉斯的无比威力奠定了基础。一旦阿喀琉斯参战,战局托耳,阿喀琉斯那最高的英勇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雅典的帕提侬神殿



《奥德修纪》突出表现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的智慧,并通过他讲述10年惊心动魄的飘流经历展示了古希腊人同自然的斗争,其中包含了许多远古的神话。《奥德修纪》前半部写海上遭遇,富于浪漫色彩;后半部写家庭生活,富于现实精神。

史诗展现的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让现代人感到既陌生又羡慕不已的时代。对英雄个人的品质和作用的重视在这个时代达到了巅峰。在这里,英雄与英雄的交锋就像中国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之间的交锋,包含着最大的理解、最大的温柔和最极端的残酷。这个时代也让现代人困惑不解:人像牲畜一般被屠杀,女人被当做财产转让,神与神之间彼此猜忌、互相争斗。

史诗的结构异常精美。两部史诗的时间跨度都长达10年,但《伊利亚特》只集中描写了4天的战斗、21天的埋葬仪式和26天的空闲时间共计51天;《奥德修纪》也只集中描写了41天的活动。与主题有关的事件构成核心故事,其他的社会活动、贸易往来、宗教活动和生产等作为穿插。

史诗以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运用了大量“荷马式的比喻”,这些比喻新鲜、奇特,极富表现力。史诗刻画人物简洁明了,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侧面烘托手法运用娴熟高超,以特洛伊长老的惊羡烘托海伦惊世绝俗之美,以老狗对旧主人奥德修斯摇尾表现奥德修斯回家等已成文坛自古称颂的妙笔。

《荷马史诗》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是古希腊文学中的瑰宝,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史诗中的某些用语如“特洛伊木马”、“不和的金苹果”、“阿喀琉斯的脚踵”等已汇入人们的日常语汇。后世的许多文学大家都从《荷马史诗》中汲取过丰富的创作素材和艺术营养。

阅读建议

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人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因此,《荷马史诗》是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史诗中包含的野蛮的东西如杀戮、残暴、无休无止的战争、视女人为私有财产等都要从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去认识,否则便会感到不可理解,从而影响对史诗的欣赏。

荷马史诗 - 可可诗词网

荷马史诗

 传说古希腊爱奥尼亚盲诗人荷马创作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一译《奥德修记》)两部史诗,这两部史诗被称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包括24篇诗,描写希腊人同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战争第10年的故事。《奥德赛》也由24篇诗构成,描写希腊远征特洛伊得胜后,军中“智囊”奥德修斯渡海返回家乡伊大卡的途中所经历的艰险故事。史诗是不朽的文学著作,同时,它还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经济情况。史诗的材料说明了当时希腊已经出现了铁器,农业与手工业开始分离,社会出现了阶级分化。荷马史诗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hemashishi

相传为古希腊的盲诗人荷马所作。主要指《伊利昂记》(或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或译《奥德赛》)两部史诗。
关于荷马的生平,异说颇多,较为可靠的说法是他出生于公元前九、八世纪之间的希腊东部一带,他把在小亚细亚流传了几百年的史诗短歌编成了《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之后,这两部史诗就在民间流传,直至公元前6世纪才正式写成文字,到公元前3至2世纪由亚历山大里亚学者校订修改,成为最后的定本。史诗每部均为24卷。
《伊利昂记》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描写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伊利昂是位于小亚细亚西北海岸的特洛伊的首都,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城市,公元前12世纪初,希腊半岛上的一些部落联合进攻特洛伊,摧毁了这座城市。相传阿喀琉斯的父母举行婚礼时,没有邀请不和女神,这位女神便来到席间扔下了一个“不和的金苹果”。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三位女神为得到这个金苹果而起争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因阿佛洛狄忒许他娶世间最美的女子而将金苹果判给了她。他随即在这位女神的帮助下拐走了斯巴达王的妻子——美丽的海伦,从而引起了特洛伊战争。战争历时10年,众神各助一方。最后,奥德修斯把一只内藏兵士的木马遗弃城外,假装撤退,特洛伊人把木马拖入城中,伊利昂城终于在希腊人里应外合内外夹攻中失陷。史诗15693行,集中描写战争结束前10天的事。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专横地夺走了最勇敢的将领阿喀琉斯的女俘;使他受到羞辱,阿喀琉斯拒绝参战,并祈求宙斯降灾给希腊人,从此希腊联军屡遭失败。阿伽门农赔礼谢罪,未获谅解,在战事紧急关头,阿喀琉斯的好友借他的甲胄,以他的名义上阵,被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得知后悲痛欲绝,宿怨顿消,上阵复仇,杀死了赫克托耳。史诗写到赫克托耳的葬礼结束。
《奥德修记》全诗12105行。写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修斯还乡旅途上的经历。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了10年,遭遇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一部分船员被独眼巨人吞食;女巫把他的伙伴们变成猪;他们躲过了以歌声迷人、然后再把人杀死的女妖塞壬;逃避了怪物斯库拉和卡利布狄斯。奥德修斯的船员由于误食神牛,被宙斯的雷霆击沉船只,全部葬身海底,只有奥德修斯自己幸免于难,但却被仙女卡吕普索羁留在海岛上整整7年。奥德修斯第10年上终于回到家乡伊塔克,和妻子团聚。
这两部史诗以丰富多采的内容、高超的技巧和完美的形式,为欧洲文学提供了素材,树立了典范,表现出永久的艺术魅力。

☚ 北欧神话   古罗马神话 ☛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Hemashishi

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一般认为,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集体口头创作,经人(或荷马)加工整理而成。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各24卷,共15 693行。《伊里亚特》叙述在古代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战事的最后一年,希腊将领阿溪里与统帅阿加美农发生争执退出战场,在阿加美农战死后乃复出战,杀死特洛伊王子赫克托,特洛伊人为赫克托举行葬礼。《奥德赛》叙述特洛伊战争结束后,阿大卡岛国王奥德赛在返回家乡的途中经历的许多艰险和奇遇,最后杀死其妻的求婚者,与家人团聚。反映公元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情况,是研究这一阶段希腊的历史的基本文献资料。全诗语言简炼,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谨,也是一部世界文学名著。

☚ 世界历史典籍   希腊波斯战争史 ☛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Hemashishi

荷马,传说性的人物。现在西方学者认为荷马生在公元前9—8世纪之间,是小亚细亚一带的 一位具有高度艺术才能的民间歌人。公元前12世纪末,在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阿凯亚人和小亚细亚西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了一场为时十年的战争,最后以希腊人毁灭了特洛伊城而告终。战时与战后, 在小亚细亚一带流传着许多歌颂在这场战争中氏族部落首领英雄业绩的短歌。盲诗人荷马以此为基础,予以艺术加工、整理,形成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 《伊利亚特》(一译《伊利昂纪》)、《奥德赛》 ( 一译《奥德修纪》)两部史诗。两部史诗各分二十四卷,情节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但都没有写全过程,各截取最后一年中的一段故事来表现全体。《伊利亚特》是写战争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事。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希腊斯巴达国王的妻子、美丽的海伦,引起双方酣战十年,天上诸神各助一方。第十年上,希腊统帅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领阿基琉斯为争夺女奴发生争执,致使希腊军屡屡失利,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率军大举进攻,连连获胜,后阿基琉斯抛却私怨,重上战场,杀死了赫克托耳。赫克托耳的父亲、特洛伊老王赎回儿子的尸首,全诗在赫克托耳的盛大葬礼中结束。《奥德赛》,叙写希腊联军将领,伊塔克岛之王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后,带领战士回国途中,海上十年历险和他归家后夫妻团圆的故事。荷马史诗又被称为 “英雄史诗”。它以简洁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众多的显示着全部落光荣的英雄形象。无论是在自然威力面前,还是在战争生活中,英雄们都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态度,他们热爱现实生活,热爱劳动,追求光明的精神,直到今天,仍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反映了公元前12至8世纪氏族制度已趋瓦解, 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广泛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斗争。诚如恩格斯所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集体创作的作品,在希腊成为进行公民教育的教材。它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 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 德永直   伊索寓言 ☛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

史诗是各民族祖先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记录的早期民族历史。各民族古代社会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受人们爱戴崇拜的英雄人物,都被先民以真实和想像、历史与神话相交织的方式创作成史诗、广泛流传。史诗结构雄伟,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具有文学和史学的双重价值,长期在民间口耳相传。

荷马像

龙利西斯在冥界


荷马史诗是现存最古的希腊文学作品,是希腊民族史诗的代表作和精华。相传是公元前9世纪盲诗人荷马综合民间口头流传而最后创作编定的,因而它被命名为荷马史诗。它包括两部完整的作品,即 《伊里亚特》和 《奥德修记》(又译 《伊利昂记》、《奥德赛》)。在公元前6世纪被正式写成文字。
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到前11世纪之交的特洛伊战争。历史上希腊人为夺取爱琴海地区的商业权,曾组成联军,渡海远征,终于征服了小亚细亚的特洛伊,荷马史诗描述的正是这段重要历史。
荷马史诗如实地反映了远古希腊的政治经济、风俗习惯和文化生活。它的风格壮丽,语言优美,比喻丰富,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文献。
荷马史诗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愤怒的阿喀琉斯、忠勇的赫克托耳、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是其中的典型,他们之间惊心动魄的故事使那个时代得到了永存。
荷马史诗结构紧凑,艺术完美,为后代西方文学提供了叙事艺术的光辉典范和无穷无尽的启示。
☚ 希腊抒情诗   奥德修记 ☛

荷马史诗

见“文学”中的“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

相传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荷马所做,故名。参见“荷马”和“伊利亚特”、“奥德赛”。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

相传约公元前9世纪一8世纪左右由吟诵盲人荷马所作。他根据民间传说加工而成,为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并称为《荷马史诗》姐妹篇。关于希腊历史上是否真有荷马的存在,他的生存年代、出生地点以及两部史诗的形成问题,争论很多,构成欧洲文学史上的所谓“荷马问题”。《伊利亚特》主要叙述的是在希腊大军进攻特洛亚城最后一年的故事。希腊英雄阿喀琉斯因女俘被主帅阿伽门农所夺,便意志消沉地当众宣布,不愿意再回到战场。希腊军因此受挫。战况越来越激烈,希腊军队由于连连失利,最后连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也看不过去了,于是他拿起阿喀琉斯的武器代他上场,战死在战场上,这时,阿喀琉斯深悔自己太以自我为中心,全副武装再度上场,终于刺死了特洛亚的主将赫克托耳。作品穿插了很多神话和传说,不仅有声有色地描写了战争,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宗教生活等等,是古希腊奴隶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它被誉为欧洲史诗的典范,并为以后的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素材。《奥德赛》描写希腊各将领攻陷特洛亚城后凯旋回国途中,所遭受的各种苦难。叙述希腊英雄奥德赛在海上飘泊十年,经历种种艰险,终于回到了祖国,与妻子团圆。另一方面又叙述因为奥德赛流落他国,致使留在祖国的妻子和儿子常常受到一些求婚者的骚扰。最后奥得赛父子合力歼灭恶人,夺回自己的财产。《奥德赛》洋溢着人类文明初期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和向上的力量。反映了古希腊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家庭关系,社会生活和维护私有财产的斗争。两部史诗的篇幅均在万行以上,西方人一直把他们称为古代最伟大的作品,被认为是文学上的楷模。

☚ 外国文学名著欣赏   伊索寓言 ☛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

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发生了一场为时10年的战争,特洛伊城在战火中被焚。战争结束后,小亚细亚一带流传着歌颂这场战争中的英雄事迹的短歌。相传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间,有一位叫荷马的盲眼行吟诗人,把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各种口头创作搜集起来,进行整理,改编成为 《伊利昂纪》 (曾译为《伊利亚特》)和 《奥德修纪》 (曾译为《奥德赛》)两部史诗。荷马史诗便是指这两部史诗,它们是现存最古老的希腊文学作品。大约公元前6世纪,两部史诗被用文字记录下来,每部作品都有24卷,1万多行。
史诗以公元前12世纪初发生的特洛伊战争为背景。《伊利昂纪》 记述了这场战争最后一年的51天中发生的故事,集中描写了希腊人围攻伊利昂城。阿基琉斯被希腊军统帅阿伽门农侮辱后,愤然退出与特洛伊人的战斗。后来他的挚友帕特罗克洛斯在作战中阵亡,他为友报仇,重上战场,杀死了特洛伊军名将赫克托尔,使希腊联军反败为胜。《奥德修纪》 写的是希腊人攻下伊利昂城后,奥德修在海上经历了10年艰苦漂游,天神们决定让他返回故乡,他离开 “神女岛”,来到菲埃克斯人的国土,向国王讲述了10年海上历险的经过,国王派船送他回到故乡。回到故乡后,他乔装成乞丐,将追求他忠贞妻子的求婚者全部杀掉。求婚者的亲属要为亲人报仇,女神雅典娜的出面干涉,使双方和解。
《伊利昂纪》 歌颂战争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格调悲壮; 《奥德修纪》 赞美人在与命运和自然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格调平和。它们的内容都非常丰富,堪称西方文学的宝库和土壤,影响深远。

☚ 伊索寓言   一千零一夜 ☛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

古希腊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故名。前者描述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亚的故事。希腊主将阿喀琉斯因其主帅阿伽门农霸占他的女仆,愤然退出战场,致使希腊联军败退海边。后为替好友帕特洛克罗斯报仇,再度出战,杀死特洛亚主将赫克托尔,又因出于同情,允许特洛亚老王赎回了儿子赫克托尔的尸体。全诗歌颂英雄战斗,气势豪放悲壮,具有阳刚之美。对阿喀琉斯丰富个性的描绘,受到黑格尔的高度称赞。后者描述特洛亚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回国时,在海上漂流10年,历尽艰险。回国后与儿子一道,杀死100多个图谋夺取他的妻子和财产的贵族子弟。全诗充满冒险和悲欢离合的情节。格调幽雅恬静,具有阴柔之美。两诗各24卷,均在万行以上,全面生动地反映了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情景。规模宏伟,结构精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历史因素与神话因素溶为一体,口头创作特色显著。不仅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而且是西方文学中最优秀的叙事长诗。马克思称其为“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具有“永久的魅力”。有中译本。

☚ 塞菲里斯   伊索寓言 ☛
000067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