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宋教仁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宋教仁案 即宋教仁被刺案,袁世凯谋杀革命党人宋教仁的政治事件。 1912年冬进行的第一次国会选举,国民党获得胜利。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踌躇满志,以为国民党以多数党地位出组责任内阁,可以在国会制定一部良好的宪法,由自己担任内阁总理,施展政治抱负。1913年初宋从长沙到武汉,过九江到上海,又到杭州和南京,到处发表演说,批评时政,宣传责任内阁制。在上海还与其他国民党领导人商讨国民党在国会中的战略,撰写《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准备带到北京国民党本部议决实行。 并且,一度曾密谋另举大总统取代难以合作的袁世凯。这些言行引起袁的仇视,决心置宋于死地。 3月20日晚10时45分,宋走出上海沪宁车站休息室,准备上车,被凶手发枪击伤。延至22日凌晨,不治身亡。宋死后,袁装模作样地下令缉凶,“务得确情,按法严办”。24日凶手武士英及其指挥者应夔丞被拿获归案,25、26日查出应与国务总理赵秉钧、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往来密电本及函电多件、手枪一支,证实谋杀宋的主谋是袁,赵、洪是秉袁意行事。 全国舆论大哗。正准备结束日本考察的孙中山闻噩耗即致电国民党本部及上海交通部表示“极悼,望党人合力查研此事原因,以谋昭雪”。 孙于3月25日返抵上海后,即与黄兴、陈其美、居正、钮永建、柏文蔚等研究对策。黄联络江苏都督程德全力争在上海组织特别法庭,由革命党人或其同盟者掌握司法审判,受到袁的百般阻挠。直到“二次革命”爆发,宋案的司法审判一直未能进行。凶手武士英在狱中暴死。 嫌犯洪述祖逃在青岛,一直未能归案,袁死后才被判决死刑。应夔丞在“二次革命”时越狱潜逃,后被袁世凯政府的密探暗杀。 赵秉钧也被袁毒毙于直柰都督任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