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结构] 复句式:因果关系。 [释义] 开始稍微有一点儿差错,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失:失误,错误。 毫厘:一毫一厘,形容极小的数量。 谬:差错。 [出处]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缪以千里。’此之谓也。” [功能、例句] ❶ 作宾语。 陶铸《崇高的理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开始的时候,就得有个盘算,才不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❷ 作定语。韦刚《谈“从菜篮子看形势”》:“在这里最怕的,一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二是站在自家的门口只注意一面。这会招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 ” [附条] ❶ “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谈谈说明文》。 ❷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大戴礼记·保傅》。 ❸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❹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二程全书·遗书卷一五》。 ❺ “毫厘千里”。《水浒传》九七回。 [同义] 一著不慎,满盘皆输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辨误] 谬,不读ni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