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黄(图176) 本品为禾木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 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s Rendle等茎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原植物均系栽培。在商品上,国产与进口天竺黄均有。但进口天竺黄的植物来源不详。另外,真菌类竹黄不应与本品相混,需注意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的颗粒状、块状或片状,大小不一。表面乳白色、黄白色、灰白色或灰蓝色。体轻,质脆,易碎,破断面洁白色,稍有光泽,用手触之有滑感。无臭,味淡,用舌舐之粘舌,嚼之有沙粒感。吸水性强,但不溶解于水。 以身干、块大、色灰白、体轻质硬而脆、吸湿力强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拣去杂质,过筛去灰屑即可。 (二)切制 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功效】 寒,甘。归心、肝经。清热豁痰,凉心定惊。 【应用】 1.中风痰壅、痰热抽搐 本品清热豁痰,利窍定惊,治疗风热痰喘,惊痫抽搐,常与牛黄、犀角等配丸散。如加白僵蚕对息风止痉功效更好。 2.热病神昏、风痰壅盛 本品为治疗痰热惊痫的要药。化痰开窍安神,常与石菖蒲、郁金配伍;亦可治疗咳嗽吐痰不爽,胸痛,可与半夏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10g。研末冲服,每次0.5~1g。 湿痰咳嗽者慎用。 【备注】 本品含二氧化硅、氧化铅、氢氧化钾、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钙、胆碱、甜莱碱、氰苷及核酸酶、糖化酶、乳化酶等多种酶和多种氨基酸、有机酸、生物碱等多种化合物。对化脓性球菌和肠道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