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效用Disutility某种商品或劳务给人们所带来的不舒服或痛苦的感受。商品或劳务会满足人们的欲望而具有效用。但并非总是消费的物品或劳务越多效用越大。比如吃鸡蛋时,最初的一两个鸡蛋具有较大的效用,如果连续吃下去,达到一定限度后再多吃一个鸡蛋,带来的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痛苦。这时鸡蛋具有负效用。所以负效应是出现在最大满足程度之后。如果某种商品的总效用达到了最大点,继续增加这种商品的消费量就必然产生负效应。负效用和效用一样,它的衡量标准因人而异。也是西方经济学分析社会福利的重要工具。 负效用Disutility某种物品或劳务所引起的令人不舒适或不愉快的感受。负效用来源于两个方面: ❶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当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消费达到满足点后继续增加消费就会产生负效用; ❷某种物品或劳务对消费者来说是厌恶品,对其产生的消费就会产生负效用。负效用是经济学分析社会福利的重要工具,常常被用来分析人们的闲暇和收入的选择问题,即劳动供给问题。劳动被认为是一种负效用活动,工资则是负效用的补偿。 负效用某种商品或服务引起人们不舒适或痛苦的程度。参见“效用”。 负效用 负效用Disutility某种物品或劳务给人们所带来的不舒适或痛苦的程度。它是效用的对立面。物品或劳务的负效用来源于两个方面: (1)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使一种喜爱品达到满足点后继续增加消费也会产生负效用。(2)若物品或劳务是厌恶品,则它们给消费者带来的是负效用。负效用常常被用来分析人们闲暇和收入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劳动供给问题。劳动被认为是一种带来负效用的活动,工资则是这种损失的补偿。环境污染也是一种给人带来负效用的厌恶品,因此对付环境污染问题有两种办法: (1)花费一定成本去治理污染; (2) 给受环境污染损害的人一定的补偿。同效用一样,负效用也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这增加了衡量的困难,并且是导致对付环境污染这类问题时交易成本较高的一个原因。负效用同效用一起,常常是经济学分析社会福利的重要工具。 〖参〗效用 ☚ 序数效用 效用分析 ☛ 0000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