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风子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风子油 【概况】: 异名 大枫子油(《普济方》)。 基源 为大风子科大风子属植物大风子和海南大风子种仁脂肪油。 原植物 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us Pierreex Laness,又名泰国大风子(《中药志》)。海南大风子H.hainanensis(Merr.)Sleum(Taraktogenos hainanensis Merr.) 历史 本品在《本草衍义补遗》及《纲目》等书中均有收载。据张昌绍氏的研究,目前应用最广的乃大风子酸乙酯已列入《中国药典》1953年版。 余项参见“大风子”条。 。【生药】: 鉴别 本品在常温下为黄色或棕黄色脂肪油。 在25℃以下即凝结成类白色的软块,比重0.940~0.960(25℃)。气微弱,味微辛烈。 加工炮制 将种子洗净,干燥后,打碎,取出种仁,用冷压法压油。 贮藏 密闭,避光保存。 。【化学】:种子含大风子油,油中主要含次大风子酸(Hydnocarpic acid)、晁模酸(大风子油酸Chaulmoogric acid)以及两者的甘油酯,还含油酸、棕榈酸及大风子烯酸(告尔里酸Gorlic acid)[1]。 阿立普里斯酸(Aleprestic acid,C10H16O2)、阿立普酸(Alepric acid,C14H24O2)、阿立普诺酸(Alep rolicacid)、阿立普里酸(Aleprylicacid)[2]。D-果糖、D-葡萄糖、D-蔗糖和乙基-β-D-呋喃果糖甙[3]。另含环戊烯甘氨酸(Cyclopenylglycine)[4]。附 叶含纳托非林(Taratophyllin)和依皮沃肯灵(Epivolkenin)〔分别为(1R,4S)-和(1S,4R)-1-(β-DGlucopyranosyloxy)-4-hydroxy-2-cyclopentene-1-carbonitrile)[5]。 参考文献 [1]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677 [2]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1 [3]CA 1976;84∶8877w;1977;87∶13396e [4]Biochemistry 1980;19(13)∶3074 [5]Tetrahedron 1987;43(L0)∶2349 。【药理】:本品抗麻疯的有效成分为大风子油酸、次大风子油酸、大风子烯酸,以及阿立普里斯酸、阿立普酸、阿立普诺酸、阿立普里酸均对麻风杆菌感染有效,但由于其毒性大,现已不用。 参考文献 中草药成分化学.科学出版社,1977∶45 【药性】: 性味 辛,热。 有毒。 功效 祛风除湿,攻毒杀虫。 主治 风湿痛,麻风,疥癣。 ❶ 《本草备要》:“治疮癣疥癞,杀虫劫毒。” ” 用法用量 内服:和药入丸。外用:涂擦。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内服伤血损目,且引起恶心,呕吐,胸腹疼痛,严重者会引起溶血,肾炎等症,故不可轻易服用。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换肌丸(《普济方》)治诸癞大风疾:苦参100g,大枫子油30g。 将苦参研为细末,入大枫子油及少量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无时,用温酒送下,仍将苦参煎汤,带热洗之为佳。 ❶ 朱震亨:“粗工治大风病,佐以大风子油,殊不知此物性热,有燥痰之功而伤血,致有病愈而先失明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