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外科放射性核素检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外科放射性核素检查 一、甲状腺功能测定 (一)甲状腺131碘吸收试验 1.方法:空腹服用131碘化钠74~370kBq(2~10μci),2小时后进食。服后2、4、24小时分别用闪烁探头测定甲状腺部位的放射线量,然后与服量相等的131碘标准源进行比较,计算出甲状腺131碘摄收率。计算公式如下: 2.适应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服药治疗后复查功能是否恢复,甲状腺扫描前了解甲状腺吸碘情况。 3.临床意义: (1)甲状腺摄131碘率高于正常值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缺碘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等。(2)甲状腺摄131碘率低于正常值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亚急性甲状腺炎等。 4.影响甲状腺131碘吸收率的因素,见下表。 影响甲状腺131碘吸收率的因素 (二)甲状腺核素扫描 1.方法:(1)扫描量的测定:常规作24小时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按下列公式计算:
2.适应症:结节性甲状腺肿或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的鉴别,可疑异位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手术后功能性转移病灶的定位。 3.临床意义: (1)正常甲状腺:呈蝶形或马蹄形,放射性核素分布均匀,左右叶之间有峡部相连。 (2)“热”结节:结节吸131碘功能高于周围甲状腺组织,结节部位核素分布均匀或周围甲状腺组织不显影。多见于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慢性甲状腺炎等良性病变。 (3)“温”结节:结节部位吸131碘功能接近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多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慢性甲状腺炎。 (4)“冷”结节:结节无聚131碘功能,或明显低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多见于甲状腺癌、甲状腺瘤囊性变、囊内出血、慢性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结核等。 二、肝核素扫描和γ照相 (一)方法 静脉注射肝脏显影的放射性药物如198金200μci;131碘-玫瑰红或131碘-磺溴酞钠300~500μci;99m锝2mci。注射后根据注射放射性药物的性能,决定扫描开始的时间。当应用99m锝衍生物时宜立即扫描,并应用γ照相机动态连续观察。 (二)适应症 肝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脓肿、肝包囊虫病、多囊肝等以及上腹部肿块的鉴别诊断。 (三)临床意义 1.正常肝脏扫描图像:在前后位,肝的外形大体呈三角形,右上缘呈弧形,在右乳头下方,左上缘有一凹陷,为心脏切迹,右缘向右凸出,下缘相当于肋缘。一般右叶放射性较高,左叶及右叶下缘放射性较低。 2.异常肝脏扫描图像:(1)肝大,失去正常形态,边缘不整齐,轮廓不规则,放射性不均匀,有大片放射缺损区,可能为原发性肝癌。(2)肝大,形态异常,放射性分布不均匀,有多个稀疏缺损区,可能为肝转移癌。(3)肝内良性占位性病变亦可出现放射性缺损,应结合其他检查与临床特征进行分析。(4)放射性普遍稀疏,或呈斑点状分布,为肝硬化的反映。 三、肾功能测定 (一)放射性核素肾图 1.方法:(1)受检者正常饮水,可在早餐后检查;禁服利尿剂,不得饮茶或咖啡等。(2)肾脏定位,可用超声探测仪将肾脏位置及形态绘于体表。(3)按3.7~7.4mBq/kg的邻131碘马尿酸钠静脉注射,连续测量两侧肾区的放射性约15~30分钟。 2.适应症:肾肿瘤、肾结核等疾患所致单侧功能丧失、阻塞性尿路疾患、肾移植后观察移植肾排斥情况。 3.临床意义: (1)正常肾图曲线: (二)肾核素扫描 1.肾静态显像:(1)方法:常用显像剂99m锝-二巯基丁酸或99m锝-葡萄糖酸钙37~185mBq(1~5mci)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后1~3小时开始扫描。(2)临床意义: 2.肾动态显像:(1)方法:静脉快速注射131碘邻碘马尿酸钠300~500μci,同时启动γ照相机,连续拍摄5张照片,每张曝光1分钟,然后在9~10分钟与14~15分钟各拍摄1张。 (2)临床意义:肾动态显像不仅可以观察放射示踪剂进入肾实质浓聚过程,而且可显示出肾盂肾盏及输尿管的流通情况。对于肾动脉狭窄、尿路梗阻、肾肿瘤等,根据影像分析,可获得诊断。 四、胰腺扫描 (一)方法 受检者一般可进食30分钟后静脉注射7400~9250kBq(200~250μci)75硒-蛋氨酸。然后用γ照相机连续摄影,每10分钟1张,直至60分钟。 (二)适应症 胰腺肿瘤、胰腺囊肿和慢性胰腺炎等。 (三)临床意义 1.正常胰腺图:多为手枪形、C字形或Z状结肠型及哑铃形等。 2.异常图像: (1)放射性缺损,见于胰腺肿瘤、胰腺囊肿等。 (2)放射性稀疏,见于慢性胰腺炎。 (3)胰腺不显影,见于胰腺癌或慢性炎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