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声无哀乐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声无哀乐论 篇名。 三国魏嵇康撰。提出关于审美客体(声音、音乐)与审美主体(哀乐、情感)关系的一种文艺心理观点。 “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感情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 认为哀乐是主体的情感体验,与客体的声音无关。 “心之与声,明为二物”;“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主体心理与客体声音有区别,强调审美主体心理的自主性与相对独立性。又云:“声音无常”;“音无变于昔,而欢戚并用”。肯定同一情感能够表现不同的声音,同一声音能够表现情感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辩证地认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关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