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均田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均田制

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北魏太和九年(485年)始行,主要内容为:男子年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女20亩,奴婢同样受田。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老及身死,须还给官府。有牛一头受田30亩,限4头为止。此外,初受田男子另给桑田20亩,可传给子孙,但不得买卖。如超过20亩可卖,不足可买。在缴纳麻布为“调”之处,另给麻田,男10亩,女5亩,奴婢相同。

年老及身死也要还田。新附民户加给宅地,每3口一亩,奴婢5口一亩。桑田、宅地,均为世业。

地方官也按级给公田。

其后北齐、北周、隋、唐均沿此制,方法大同小异。均田制仅分配无主荒地,未触动地主原有土地,而且占有奴婢和耕牛的地主还可多得土地,负担较少的租调。

唐代王公以下还有永业田,官吏又按级分授职分田及公廨田。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和地主兼并土地,对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过积极作用。至唐中叶,因丁口滋长,官无闲田,不复给授,均田制无形取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