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地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地胆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蚖青(《本经》),杜龙、青虹(《吴普本草》),蛇要、青 基源 为芫青科动物地胆、长地胆的全体 原动物 地胆Meloe coarctatus Motschuikv 长地胆Meloe violaceus L. 历史 本品始见于《本经》:“主寒热,鼠痿,恶疮死肌,破癥瘕,堕胎。”《纲目》:“地胆,今处处有之,在地中或墙石内,盖芫青、亭长之类。冬月入蛰者,状如斑蝥。芫青青绿色,斑蝥黄斑色,亭长黑头赤尾,色虽不同,功亦相近。 ”据上述记载均为芫青科昆虫。 形态 体细长,长约1.8cm,蓝黑色,有光泽。 头部有稀疏的刻点,额前端有复眼1对。触角11节,雄虫的触角中央甚膨大。 前胸背细,略呈圆柱形,中央束狭,有稀疏的小刻点。鞘翅短,柔软,蓝色,翅端尖细,不达尾端,翅面多直皱。足3对。具2爪。 生境与分布 成虫常栖于草丛中,成长后则无足而蛆状,栖于树皮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秋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 加工炮制 同米炒,至米焦黄为度,取出,去米,除去翅,足用。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蛀。 。【药性】:性味 辛,寒。 有毒。 ❶ 《本经》:“辛,寒。” 功效 攻毒、逐瘀。 主治 恶疮,鼻息肉,瘰疬。 ❶ 《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死肌,破癥瘕,堕胎。”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入丸、散。外用:研末,敷贴、发泡或酒煮汁涂。 使用注意 有剧毒,内服宜慎;体虚及孕妇忌服。 《本草经集注》:“恶甘草。”。【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地胆丸(《圣济总录》)治瘰疡成疮有脓:地胆(去头、足、翅,糯米炒,令米黄)、斑蝥(去头、足、翅,糯米炒,令米黄)、牛黄(别研)各0.3g,芫青10枚(糯米炒,令米黄,去头、翅、足),生大豆黄30枚。 上5味,捣罗4味为末,入牛黄再研匀,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丸,空腹茶下。 ❷ 《圣惠方》:“治鼻中息肉肿大,气息闭塞不通:生地胆10枚,细辛末0.15g,白芷末0.15g。上以地胆压去汁,和药末,以涂于息肉之上,取消为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